艾里希·弗洛姆,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1900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犹太人家庭,1922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二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纳粹上台后,他于1934年赴美,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在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术机构讲学,并先后执教于墨西哥国立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高校。1980年弗洛姆病逝于瑞士洛伽诺。
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认为人是各自所在的产物,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自我疏离,这种孤立感导致人们潜意识下渴望与他人结合、联系。
弗洛姆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造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很多人讲一件事,都喜欢说:我们江苏人,我们上海人,我们金牛座的,我们交大毕业的,我们程序员,我们知乎用户,我们豆瓣用户,……而不是直接说:我……一直觉得这种群体划分很不好,又说不上什么门道来,直到今天看了弗洛姆的《爱的艺术》才知道:同一组人结合,是克服孤独...
评分你了解爱这件事吗?我们身边的人大概没有几个人不曾为它所累,尘世间没有什么比对爱情的渴望更强烈的了。爱随时随地无时不刻都在发生,我们中间有人正在爱,有人即将要爱,剩下的则在花大量时间谈论爱和等待爱。毋庸置疑,人与人间的情愫是一个永无休止的争论,是一个人类永远...
评分 评分无意中发现了这本《爱的艺术》,是上海译文出版社版的,由艾•弗洛姆著,李剑鸣译。读完一遍感悟颇多,让我对“爱”这个字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现代的社会,如何去培养这种爱的能力,如何去正视爱,需要我们每个人慢慢去学习爱的理论,去努力实践爱。 琐碎的点滴~O(∩_...
评分我一向对有关爱情的书籍和电影格外鄙视。原因很简单,在这个滥情的时代,不管我们怎么搔首弄姿和眉目传情,始终找不到到达真爱的旅程。我们一方面显摆着对爱情的无所谓,另一方面又因爱的缺乏而深感焦灼与空虚。虽然这个时代已被搞成了自由恋爱的超级市场,可每个人,既不屑于...
一开始关于人与人结合的理论还是不错的
评分人们不应该把从思想上找到答案看作最终目的,最终把握世界的唯一可能性不在思想,而在体验统一。
评分同济第一年的时候读的这个版本,到现在也没完全懂,呵呵。
评分很薄的小黄书,大学时在火车卧铺上看的。
评分我在一个很恰当的时刻,从我家书柜里翻出了这本发黄的小册子,立刻被震撼了,它永远改变了我对爱的认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