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植物的欲望》一书中,畅销书作者迈克尔·波伦讲述了关于四种日常植物的一些迷人的故事,这四种植物包含了人类与自然界的最为重要的某些联系。波伦把令人着迷的轶事和易于理解的科学编织了文彩斐然的散文,把我们一段明显是与这些植物分享的编年史娓娓道来。书中包括这样一些故事: --苹果的甜引诱了早期美国人去播撒这个物种的种子,给予这种树以整整一个新大陆来开花结果。 --郁金香的美在17世纪的阿
迈克尔・波伦,《纽约时报》的撰稿人,也是《哈泼》杂志的特邀编辑。他是两本获奖书的作者:《第二自然:一个园丁的教育》、《一个我自己的地方:一个业余建筑者的教育》。波伦现在与他的妻子和儿子住在美国康涅狄格州。
植物的欲望:植物眼中的世界 (美)迈克尔·波伦著;王毅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71页 CNY17.00 Q94/26 大馆藏 真是不良出版社。 2004-01出版,271页的书,定价17元,转过年,2005-05再版,换了封面,272页的书,定价28元。这就是抢钱呀。 这书从作...
评分世界是银子做的,不知怎的,这句隐喻一直萦绕在我心头。最开始听到它是在《白银时代》中,"我"的老师在课堂上反复说这话。"我"却不能了解他的意思。 其实我高中读这小说的时候,也不明白,只知道,热力学第二定律说:封闭体系最终会走向熵的极大值,内部达成均一。银...
评分三本书一起写个感想 之所以放在这本书上,是因为森林生态学是专业书,而在此我不想说太多术语,虫师一直很受漫迷推崇,但却被认为没有理性构架,人们总是从美学角度去欣赏它。这本书是最合适我来抒发感慨,同时旁征博引的了。。 虽然也有人说译者给人感觉很不专业,序言写得煽...
评分在这个基因游走的世界 ——《植物的欲望》 于是 很多人和我一样五谷不分。没法分。从小就在餐厅和菜场的背景中完成吃的工作,城市里的土壤、土壤里的植物越来越少。有一天我甚至听一个诗人在抱怨,他送给女儿一掊种子,却满大街找不到泥土。而在花店里,我们出钱购买包裹在塑...
评分先看这样一段话:“安德鲁韦尔把大麻描绘为一种‘活跃的安慰剂’,他认为大麻本身并没有创造而是触发了那种我们确定为‘高潮’的精神状态。这同样的精神状态,如果减去由麻醉品自身所带来的‘生理学上的喧闹’外,也能够由其他的方式来触发,比如冥思或者是有氧运动。” 我...
ugh
评分翻译差了些,但我的大脑接收信息时貌似有自动纠错功能。总体来说,很值得一看。
评分我也想种大麻呀.........
评分我们面前的每一件事都是双重性的,既不是这个世界的,也不是那个世界的,而是同时属于两个世界的.一个人是朝外看着大地去寻找意义的,而不是向内或者朝上.世界无论肉眼看是静止的,本质上也是在运动着的。就如同肉眼看是运动的,本质上也是静止的。有供给我们参透的同时也应该有它自身的隐秘性。它的奇妙性就如同人类的感情。如同江海潮汐的涨落,候鸟凭着迁徙的记忆分毫不差的回到出生地孕育新的生命。就算是肉体消融了,怎么看也应该只是静默的接受了生命的终焉,而并非是从什么之中解脱出来的。在所有可能的世界中,我们应该去保存的最好的世界是那些荒野自身.
评分可共治疗“人类狂妄症”的良药。温暖、有趣、扎实。《植物的欲望》“马铃薯”章节专门写了转基因的问题,看过这章,就更没兴趣读方舟子那些破口水了。作者不但自己种了转基因马铃薯,还去孟都山安排的农场参观,参观了同一个地区的有机农场,他的观点很值得参考。他的写作智慧只有一条:尊重生物多样性远比操控生物进化要先进得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