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是日本著名女作家林芙美子的代表作。小说以恋爱与反战为主题,以女作家特有的细腻描写了战争中于越南相识相恋的农林技师富冈和打字员由纪子,回到日本后的一段欲罢不能、藕断丝连而又充满痛苦的爱情故事。
林芙美子,日本小说家、诗人,出生于明治三十六年(1903),病殁于昭和二十六年(1951)。幼时父母离异,生活颠沛流离,做过女佣、店员,饱尝人间艰辛。她不甘沦落,一面努力挣钱维持生计,一面坚持自己的文学喜好与创作。《放浪记》是其长篇小说处女作,其他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说《风琴与鱼町》、《清贫记》、《牡蛎》、《晚菊》和长篇小说《浮云》等。
林芙美子被誉为“日本的萧红”,其作品着重描绘底层民众的艰辛生活以及女性的挣扎与奋斗,后来也对战争进行深刻的反省。她的作品文风质朴,情感真挚,富含女性特有的悲悯与坚强。郁达夫、谢冰莹、林海音、桐野夏生均对之均推崇备至,川端康成则评价“能如此感叹女人悲哀的人非常罕见”。她更是电影大师成濑巳喜男最钟情的女作家,在1951年至1962年间,成濑先后六度将其作品改编搬上银幕,分别为《饭》、《闪电》(《稻妻》)、《妻》、《晚菊》、《浮云》和《放浪记》
人與人之間的羈絆有太多種,不可否認,環境是真的能激發錯覺。這裡這樣美,你我仿佛在荒島流浪,怎能不愛一場。可是然後呢,然後呢? 彼時的摯愛,或許是此時的阻礙。讀這本書時在聽《失樂園》,幾乎要為我不喜歡的女主角落淚。 我大概是能夠理解這種感覺的,有時我...
评分文/草草 林 芙美子(Hayashi Fumiko )(1903年12月31日 - 1951年6月28日)出身贫寒,自小为生计闯荡各地。社会底层生活经历为林芙美子日后的创作提供了无数生动素材。1930年,日记体自传小说《放浪记》以犀利大胆,无拘无束的文风受到世人瞩目,林芙美子因此成为风靡一时的流...
评分我很少读到像《浮云》一样安静的小说。可能是在小说前段少有对话,只是大段动作性不强的描写;而且碎片式没有串联起的回忆也显得静寂;加上小说主体时间里的故事也颓唐,整个小说在前半部都让人觉得静。但这种静默并非什么好事——对于小说而言,这对读者是个挑战。 静...
评分人與人之間的羈絆有太多種,不可否認,環境是真的能激發錯覺。這裡這樣美,你我仿佛在荒島流浪,怎能不愛一場。可是然後呢,然後呢? 彼時的摯愛,或許是此時的阻礙。讀這本書時在聽《失樂園》,幾乎要為我不喜歡的女主角落淚。 我大概是能夠理解這種感覺的,有時我...
评分人與人之間的羈絆有太多種,不可否認,環境是真的能激發錯覺。這裡這樣美,你我仿佛在荒島流浪,怎能不愛一場。可是然後呢,然後呢? 彼時的摯愛,或許是此時的阻礙。讀這本書時在聽《失樂園》,幾乎要為我不喜歡的女主角落淚。 我大概是能夠理解這種感覺的,有時我...
连绵的雨天里读完。脑子里想起高峰秀子。胸口有点闷闷的。
评分2019已读28/爱情与战争是小说最大的主题,其实我看的时候一直无法体会文中爱情的产生,总觉得很莫名其妙。可转念一想,在战争的大时代背景下,男女主人公在越南脱离了自己的真实生活环境,自身的寂寞就自然成了催化剂,就如南柯一梦。当两人回国后,在战争失败的日本生活,那段时光成了无法挽回的旧梦,而当下则是迷惘,没有了生活的目标与方向,这也是大多数战败后日本人的现状。其实这也给伊庭的宗教的成功埋了铺垫,人总会有各种各样烦恼,所以必须要有一种信仰,否则就很难活下去。再说爱情观,男女太不同,这也是悲剧所在,由纪子是真心的狂热的完全发自内心的爱,而富冈则是出于自己的社会需求,所以才如此薄情与花心。其实两者也没有谁对谁错,可是就是相遇了,是甜蜜的悲剧。
评分略显单薄
评分男人和女人都刻画的入骨,一首悲哀涣散的恋歌
评分略显单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