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不像是评论,像是一部电影中的电影。一部来自电影又走向电影的书,一些制造影像又窥视影像的文字。本书从电影的深处入手,在评析电影的同时,又加入了剧照和作者的感觉在其中。与其说是一部评论集子,远不如说是一本电影笔记。这些电影像是地下电影,关注的人奇少无比,一些出自地下电影人的作品。一个摄影师,一个导演,几个性情中人便组成了一个班子,开始了中国电影的探索……...
张献民,北京电影学院文学院文学系教授。198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1987年毕业于巴黎第三大学;1987年至今于北京电影学院任教;1992年毕业于巴黎高等电影学院。主要作品:《巫山云雨》,1994年,故事片,演员;《电影摄影入门》,1997年,书,译者;《家在北京》,2000年,纪录片,导演;《中国日志》,2001年,纪录片,导演;《一个人的影像》,2003年,书,作者;《汉字》,2003年,纪录片,导演;《看不见的影像》,2004年,书,作者;《颐和园》,2004年,故事片,演员。
现实的纷杂 使我们看不清 有意的遮蔽和瞒骗 使我们总被愚弄 正如禁书的魅力总是异乎寻常的大 这些看不见的影像 也总是能够让人们更多的驻足遐想
评分 评分从事电影周边的工作已经数年,但是我自认为对于电影依然是一无所知。或者说,仅仅只是对于体制内的电影略知皮毛。这本书,从另一个角度,使我了解了电影的另一面——地下电影。 张献民的《看不见的影像》一书,是一本关于“地下电影”的著作,然而,作者没有使用“电影”一词...
评分按照作者自己的话,这是一本回顾1990以后大陆拍摄的长剧情片的书,并且大都是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够得到公映的作品。这使得这本书具有了被阅读的必要性:一是,我们无从了解的一些故事,需要听作者去说,那个时代如何,导演如何,背景怎样,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有趣故事。另一个原...
评分《看不见的影像》(2005年1月第一版) 作 者:张献民 定 价:20 元 出 版:上海三联书店 推 荐:★★★★ 挺好看的书,可惜印的不多,包装也低调,很容易被淹没。 随便翻开哪一页都有妙语连珠,虽然有时候难免刻薄,但刻薄得很有智慧,很有...
今天再次因某些影片重新翻阅,彻底被其尖酸刻薄却犀利深邃的话语所折服,用他自己的理解来说,就是用农民的话语道出知识分子的思考,这样的文字,既非焉了巴叽,又不高高在上。
评分相当好看。而且居然做到不剧透,张献民与之熟的就讲讲导演们的“基本情况”,性史或者成长史。就电影本身为主导又论及其它,只是介绍的电影中大部分都“看不见”。
评分90年代的禁片展,张献民极有情怀的诗意文字,结合那一些拥抱着才华消失、消磁的影人和作品,电影作为一种个体表达,虽令人无尽感慨,也赋予其尊严。现在想想,那些被禁的影片根本不是因为它是毒草,现在电影的毒大多了。它们被禁不过是因为丰富、独特、关注角落或边缘,它们只是不许被言说、传播,却从来没有否认过它们作为艺术的价值。所幸有张献民这等辛辣之人为其做传。4-7,4.7读毕。
评分4.0 沒有想到的誠懇和評述。
评分还有太多看不见的需要去关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