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土地

人與土地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行人文化實驗室
作者:阮義忠
出品人:
頁數:184
译者:
出版時間:2012-4-25
價格:NT38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86882360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攝影
  • 阮義忠
  • 颱灣
  • 阮義忠
  • 文化
  • 隨筆
  • 藝術
  • 畫冊
  • 人與土地
  • 土地與人
  • 人地關係
  • 鄉土文化
  • 自然和諧
  • 農業社會
  • 地域認同
  • 生態意識
  • 傳統文化
  • 土地倫理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阮義忠的可貴處,在於他那動人的誠實。──陳映真

那些人,那些土地,通過我的相機,令我溫暖和感動,使我一天天從幼時的惡夢醒過來,我已不再覺得自己的成長經驗是可恥的包袱。──阮義忠

1970年代,攝影大師阮義忠離開颱北、走遍颱灣農村,希望找到人與土地以前的那種親密痕跡,因此留下瞭如都蘭、美濃、南澳、旭海等地的早年人物與景色。阮義忠說:「人與土地要迴到以前那種親密的關係,活在這塊土地上的所有人們,纔會有希望……。」

二十多年後,在全中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南方都市報》(169萬份)的邀請下,阮義忠重新拿齣這批照片,以每週三幅的速度,一篇一篇說齣這些照片的背後故事。於是這些原本就令人動容的照片,與新增的迴憶文字,一起產生瞭另外一種震撼。攝影師的敘述從中連貫齣一個颱灣農村歷史的縮影,也說齣攝影師自己的成長,讓《人與土地》這本絕版已久的攝影集,發齣新的光芒。

《人與土地》一書最早齣版於1987年,當時颱灣都市崛起,年輕人紛紛離開農村,人與土地的親密關係逐漸淡化。當年為此書做序的陳映真,認為這些照片從「現代人」看來,明明應該熟悉不過,卻又異常生疏,如同「國境裡的異國」。他期待這些來自農村的照片,能協助現代人找迴人與土地的關係。這個對於「現代人」的期待,竟也發生在阮義忠自己身上。阮義忠曾經自言,對於自己齣身農村曾經感到憎恨,而經過在鏡頭裡重新尋找人與土地的親密性,讓他能重新麵對自己的過往,返迴傢鄉,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今天颱灣,人與土地愈加疏離,城市裡踏不到土地,高樓掩蓋天際,即使見到農田,也是遠遠地透過高鐵窗戶。希望這些四十年前留下的農村經典影像與迴憶,也能協助我們重新認識這塊餋養萬物的母親,重建人與土地的倫理。

著者簡介

阮義忠

1950年齣生於颱灣省宜蘭縣,23歲開始攝影,齣版《人與土地》、《颱北謠言》、《四季》及《告別二十世紀》等十本攝影集。論著《當代攝影大師》、《當代攝影新銳》被視為海峽兩岸的攝影教育啟濛書,所創辦的《攝影傢Photographers International》雜誌被譽爲攝影史上最具人文精神的刊物之一。攝影作品被海內外重要機構展齣及收藏,規模最大的是2009年廣東美術館為其舉辦的個展〈一個時代、一本雜誌、一個人── 阮義忠 • 轉捩點〉。現為颱北藝術大學美術係兼任教授及佛教慈濟基金會誌工。

圖書目錄

序言 老天給的禮物
迷你小學的升旗典禮
美濃,迴傢的小孩
憶浣衣圖與二位友人
埔裏的兩兄弟
都蘭的蔗香
二龍村的井田
澳花的三代同洗
品齣輸的甘味
大地遊戲與口琴舞
鹿港的午餐
永靖的好德之傢
雙雙對對的身影
桃源村的過客
車城的海角幾號
比利良的最後人傢
會迴來的纔讓它離巢
恆春放牛的祖孫
多納的夜明珠
月光下的好故事
血緣與親情
深山小學的算術課
心有靈犀一點通
告別童年
勞動 The Labor
頭社的米真香
消失的風景
花生田的樂章
播種與傳承
山的另一邊
西螺的惜福老人
布農族的床頭話
流籠裡的農夫
墾丁農場的孤單女工
風櫃的濛麵女
水垵的鸚鵡魚
及鏡的天地
藺草的清香
農婦的雕像
被愛串起的一傢子
鳳梨田的背影
二水鄉的十字路口
碧侯村的濃煙
賽嘉村民的笑容
蘭嶼的包袱
攝影就像雙麵鏡
紅葉的一傢四代
蘆洲的滄海桑田
信仰 The Faith
北港的媽祖信徒
蘇厝的陸上行舟
攝影與信仰
美濃的伯公壇
旗津的酬神戲
蘭嶼的白日夢
蘭嶼的頭髮舞
在武界祈禱
多納天主教的小孩
關廟的把關老婦
多納的哺乳圖
廟祝與小孩的對弈
比利良的桂冠
在利稻懺悔
安平古堡的擺渡
看守員與詩人
裸身與真誠
舉手宣誓或去煞儀式
農夫與稻草人
漸行漸遠的朋友
爸爸捕魚去,為什麼還不迴傢
歸宿 The Home
靈魂的肖像
美而險的景與色
夢中夢
這世人和下輩子
人生饗宴
祖母和孫女的答案
永遠的老師
頭城竹器匠
空蕩的告別式現場
永浴愛河的人瑞
走入未知的旅程
光陰流逝中的光影
長白山上的日落與日齣
颱上颱下都是戲
有葬禮和沒有葬禮的死亡
離傢或是返鄉途中
孩子,你記不記得?
走迴童年之路
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图像很直接,文字也算是简单,但总觉得还缺点什么。作者说年龄已老,希望能表达得朴拙、平润一些,然而字里行间总是不时有些滞涩的拖沓感,而不是作者期望的那样的透彻明晰。出于生,再入于死,那需要多么大的心劲呢?也许差距就在这之间吧。 2012.5.3  

評分

这段时间不少人骂张彤禾,说她美化了打工者,认为她应该去揭露中国社会的黑暗和苦难。我没看过她的书,但就据我对身边打工者的了解,他们本来就没那么苦大仇深。当然,承认社会不公正和苦难的存在,但生活并非这样简单就能定义。生活复杂得多。 阮义忠这本书里的台湾人,他们...  

評分

没有什么比文字更强大,但也没有什么比文字更无力。翻阅阮义忠先先生的《人与土地》时,我深深感觉到自己笔力的微弱。《人与土地》整本书的切分比例是一半摄影,一半文字,全部是黑白摄影,记录了从1974年到1986年之间的台湾乡村生活。依靠的仅是一册台湾客运路线图,阮先...  

評分

“因为我对土地爱得深沉”,出生于城市的我们或许很难体会土地之于我们的意义。乡野与劳作也离我们很远,而阮义忠的摄影却将我们带回那个质朴的世界,插秧、收获、嬉戏,从玩世不恭的少年到摄影家,阮义忠与这片土地共同成长。好的摄影作品在于其传递的瞬间的美好与残酷,好的...

評分

作者用图片记录下了生活的形态,添加文字发表了人生的感悟。所以用“影像生活,写真人生”来形容这本书再恰当不过了。作者把本书分成了四大主题“成长”、“劳动”、“信仰”、“归宿”,这也充分体现了生命和生活的意义。作者说日语中的“写真”一词非常好,我也有同感,它准...  

用戶評價

评分

照片的確不錯,文字慢慢讀也有一點味道,但感覺還差點什麼。最不能忍的是中縫經常破壞一張照片的敘事重心,弄得那張照片根本就不能看啊有木有!

评分

本土情懷。

评分

「攝影乃捕捉事物之影,事實乃本真之形,攝影和事實的關係正是『如影隨形』。影是空,形是有,真空之中得妙有。我從寫小說,畫畫的興趣轉為以攝影為職誌,最大的收獲是從沉溺於想象世界、越陷越深的睏境中脫身而齣,落實於人間生活。」—— 非常非常喜歡的一本攝影文集

评分

在敦南誠品一起買的兩冊。對照著《颱北謠言》看,阮義忠就有那麼的討厭城市,執著的鄉土情結啊。

评分

好感動 讓我最開始愛上颱灣的兩個人 侯孝賢 阮義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