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教育 朱青生 大学 学术 学习 十九札 书信 研究
发表于2025-05-05
十九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这是19封关于学术规范和方法的信,是一位大学教师解答自己的学生提出的关于学习疑问的记录。针对的问题集中于如何遵从科学的规范和方法,完成大学作为理性保证的目标,建构并巩固自己的理性,同时认识并克服科学的局限,成为一个趋向完善的个人。信的写作历时4年,收信或质疑的学生也不固定,数年之间,或已远赴海外求学,或已进入社会工作,大多则至今仍在学校念书。其中很多人最初收信时刚入大学,如今已成为终身愿以学术为业的人。
老生常谈,更少新意。
评分微信上有朋友分享了一篇清明采访朱青生文,读罢心生神往。信札多是讨论艺术史研究,翻译等问题,不免有专精甚至单调的一面,但是先生的踏实平和,无处不在,细细体会之后让人尊敬钦羡。信中偶见对求学,做人,追求灵魂的坦然的思考,毫无故作姿态,孤芳自赏的毛病。这种自然流露倒比一些专门谈人生信仰等的文章真诚可感许多。
评分朱青生是我亲眼见过的第一个活生生的艺术家、学者、人文主义者——为此我对他充满感激。这本小书亲切告诉我们关于治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其中收入了我的一位同班同学的信。
评分本科读过,有点收获
评分比想象中难读多了,特别是中间几封信,朱青生老师的句法让我觉得颇怪异。只有最后几封好歹还能消化。编此书的毛病是信件本身一旦脱离语境就有不知所云之嫌,若无书末的收信人所作补充,可读性堪忧。当然,就其所述学术方法与规范而言,我相信至少读研期间还需要多次参考这本书,这就是它的价值了。
何为大学? 朱青生在《十九札》的第一封信“大学的意义和性质”中说道:“它不仅仅是一个培养子弟的学校,不仅是训练后代技能的场所,不仅是施教者传授人伦准则和社会理想的组织,它更是一个科学的保证。” 这本书是我在高三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的,我当时正在书店...
评分北大艺术系教授朱青生的这本小书,以书信的形式解答了学生关于学习和研究的众多疑问,既是其多年学术经验的汇总,也是一本意蕴深厚的人生之书。 在书的开始,第一札中,面对初入大学的学生,朱青生教授解答了他们对于大学生活的疑惑,大学之所以区别于中学和小学,就在于大学是...
评分朱青生是师中典范。冷静的文字背后是火样的激情。一个以友朋身份娓娓道来学术的真昧的教师是中国罕见的。加上他训练有素(海德堡出身)的思维,再加上他绝佳的语言想象力,同类的短篇引论中,无出其右。 朱青生先生自始至终对自己的知识人身份有着高度的自觉。不谄媚,不妄语...
评分朱老师的书对正在读书或者做论文的很重要,但是我想对于那些欺名盗世的人更重要。一方面所要版面费,一方面垃圾论文满天飞。 从书中可以看到那种德国的背景,对于规则的讲求及其严谨,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参考一下李零给学生做的讲座,规矩在国外也不是全部那么严格被遵循的,其实...
评分昨晚一口气读完了《十九札》,最大的感受是:学会使用科学语言,用诚实和认真的态度去学习工作。 诚实和认真,说来容易,要做到,可真难。 或许,最大的障碍,就是虚荣与懒惰之心吧。
十九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