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宝旧事》作者是我国著名美术设计家、共和国国徽设计者张仃的哲嗣张郎郎。北京“大雅宝”胡同是50年代中央美院宿舍所在地,大量艺术家聚集在此,作者在那里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本书以儿童的视角,举重若轻的笔法,描写建国初期“运动”中的艺术家们的生活。让人读来泪中带笑,诙谐中见沧桑。
“文汇原创丛书”荟萃海内外原创精品,已在读书界产生了良好而深远的影响。这次书展期间又将推出《大雅宝旧事》、《回眸莫斯科》、《废墟与辉煌》、《创世纪》四种。
张郎郎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出生于延安,一九六八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美术理论系。曾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员,院刊编辑。之后曾任《中国国际贸易》杂志编辑、《国际新技术》杂志总经理、《中国美术报》副董事长、华润集团中国广告公司驻京办事处主任、《九十年代》杂志专栏作家。九十年代后曾为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所访问学者:康乃尔大学东亚系之驻校作家。同时在语言学系教授汉语;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之驻校作家,同时教授汉语及中国文化。现为普林斯顿中国学社研究员同时在华盛顿美国国务院外交学院教授汉语及中国文化。
一口气读完的,确实有笑有泪。本书的关键词“童话”也可以从正反两方面理解。隐约中有老舍文字的味道,一则幽默,笑中带泪,二则京味儿地道。书中许多论断和细节,不妨摘几处分享: 把玩儿的事当正经事办,一定会有出乎意料的收获。正经的事,要和玩儿一样,一定不会伤了身子...
评分 评分一个朋友的邮件把我带到豆瓣来的,来了就发现了这本书,刚好要到网上订其它书看,就顺手买了回来. 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这本小薄的一本.一种久违了的读书的感觉好像又回来了.不知该怎样去评价他,就像标题里说的,这是一本最明白的糊涂人的书.
评分对张仃的第一印象是现代书法,在1985年的中国现代书法首展时,张仃是德高望重的长者,为创新呼唤呐喊,然而书法却陈腐老旧、恶俗造作,印象很差。 后来渐次对他的经历有了更多的了解,读张郎郎的文章,反而有了更多同情之理解。作为对各种媒介、门类都尝试的艺术家以及艺术官员...
评分昨夜已深,读完张郎朗文笔诙谐活泼的《大雅宝旧事》,有一判断,这本书和《宁静的地平线》,会成为未来反思和研究新中国和文革史的重要文本。 《大雅宝旧事》和《宁静的地平线》的作者张郎郎,初识时是个喜欢说笑话讲故事的老头儿,但说起张郎郎的历史,会吓你一跳:曾经是诗人...
最近在人物周刊上看到了一篇张郎郎的专访。他的经历让我回想起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死亡诗社》。一个是东方人真实的经历,一部是西方人虚构的小说,按理说,应该没有一点关系。但我想是同样的基调把它们联系到了一起。
评分人情味
评分艺术家在胡同里的群像,家常中的不平常;齐白石,黄永玉,张仃,小蘑菇,大蘑菇;
评分窥探四五十年代艺术大青年小青年的事,特别过瘾,张朗朗爷爷也太会吊人胃口了··哈哈··
评分与黄永玉《比我老的老头》参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