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官文化與文學--先秦詩歌史的文化巡禮

樂官文化與文學--先秦詩歌史的文化巡禮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山東教育齣版社
作者:陳元鋒
出品人:
頁數:242
译者:
出版時間:1999-06
價格:10.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282859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詩學
  • 經學
  • 學術史
  • 詩經
  • 詩經
  • 學術著作
  • 先秦詩歌史
  • 樂官文化
  • 文學史
  • 文化巡禮
  • 早期中國
  • 詩歌傳統
  • 禮樂製度
  • 思想史
  • 文化研究
  • 文學批評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 錄

導 言 藝術文化與樂官文化
一、藝術文化與樂官文化
二、“六經”與兩官文化
三、“三禮’與樂官文化
第一章 前商藝術文化
第一節 原始文化的藝術-形象思維
第二節 原始藝術文化的混融形態
第三節 樂正後夔的真相
第四節 瞽瞍殺舜的隱情
第五節 原始藝術活動中的其他樂官
第二章 殷商巫官文化
第一節 “殷人尊神’的宗教精神
第二節 “殷人尚聲”的藝術精神
第三節 詩的化石:《候人歌》與《燕燕歌》
第四節 殷代巫官文化的興衰
第三章 西周樂官文化
第一節 “周人尊禮’的宗法精神
第二節 “周人尚臭”的宗教精神
第三節 西周樂官文化的確立
第四節 樂官的職能
一、教育職能:詩樂習禮
二、典禮職能:贊禮肄業
三、政治職能:誦詩諷諫
四、生産職能:省風知氣
五、創作職能:審音辨詩
第四章 《詩經》:樂官化的範本
第一節 以聲樂為主導的詩演化序列
一、聲歌重於器樂
二、作歌、作詩、作誦
三、詩、樂、舞初分
四、舞容、舞麯、舞詩
第二節 《詩》之“聲用’與“義用’
一、“聲用”先於“義用’
二、“六詩”:《詩》之“聲用’
三、“樂語”:《詩》之“義用’
四、由“六詩”到“六義”:賦、比、興新義的發生
第三節 以德禮為依歸的宗法完善模型
一、藝術與文化同形
二、禮樂相須以為用
三、德為樂之本
四、“德音”之謂樂
五、“變風”、“變雅”:《詩經》中的不和諧音
第五章 春鞦戰國:樂官文化的解體
第一節 樂官文化的解體
一、禮義廢而樂崩
二、王官失業而樂亂
三、《詩》亡而《春鞦》作
四、古樂衰而新樂興
第二節 詩樂的分離
一、器樂的獨立與聲樂的發達
二、《詩》的教習
三、行人賦《詩》與諸子引《詩》
四、“詩言誌”與“思無邪”
五、樂傢傳《詩》與詩傢傳《詩》
第六章 楚辭:巫鬼文化與禮樂文明的交融
第一節 楚文化的原始巫鬼精神
一、楚文化與商巫文化
二、重巫崇祀與狂歌酣舞
三、楚文化與周禮文化
第二節 屈原的巫史文化背景
第三節 巫史之詩與瞽�之歌:
《楚辭》與《詩經》
一、巫師的豐采:小巫見大巫
二、理性光輝與感性芬芳
三、巫祭儀式與神話-巫術思維
四、“比興”之辭與原始意象
五、詩人“風議”與騷人“抒情’
第四節 楚辭的藝術形態與詩樂閤離
一、楚風樂舞
二、楚詩源流
三、《九歌》、“二招’的音樂歌舞特徵
四、《離騷》《九章》的散文化傾嚮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不知為啥,有些內容是車軲轆話來迴說的感覺。

评分

不知為啥,有些內容是車軲轆話來迴說的感覺。

评分

不知為啥,有些內容是車軲轆話來迴說的感覺。

评分

不知為啥,有些內容是車軲轆話來迴說的感覺。

评分

不知為啥,有些內容是車軲轆話來迴說的感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