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夹边沟记事》外,还收有《上海女人》、《夹农》、《医生的回忆》、《贵妇人》、《不知道他是谁》、《妈妈告诉我》等13篇小说。
夹边沟,是甘肃酒泉县一关押右派犯人的劳改教农场。从1957年10月开始,那里羁押了近三千名右派分子。1961年10月,上级纠正了甘肃省委的左倾错误,并开始遣返右派犯人。此时幸存者还不到一半。作者杨显惠历时5年,采访了一百多位当事人,终于使尘封四十多年的历史真相大白于天下。
杨显惠,甘肃人,已过天命之年。曾上山下乡赴西北生产建设兵团。当过农工、售货员、会计、教员、盐场秘书。
1980年代初开始创作,多次获奖。作品有《七月里》、《爷爷、孙子、海》、《野马滩》、《妈妈告诉我》、《海上,远方的雷声》等。
他近年来致力于《命运三部曲》的采访和写作,《夹边沟记事》为第一部,此作曾在《上海文学》连载一年,引起轰动。
中国人讲“民以食为天”,吃饭在中国不仅是为了获得生存必须的能量,还往往要和文化、健康、人伦挂上钩。但是在杨显惠的《夹边沟记事》中,读者可以看到,饥饿如何让人恢复对食物最强烈的占有欲。 1957年,甘肃省夹边沟农场“收容”了该省的右派分子二千四百余人劳动教养。1960...
评分杨显惠的《定西孤儿院记事》早就读完了,《夹边沟记事》也早就买了,但一直没有看。原因无他,只因知道这必然是一本读了让人不好受的书,有意无意有所逃避。直到近日读了赫塔米勒的《呼吸秋千》,一个二战过后德国人在苏联劳改营的故事,一个充斥着饥饿与死亡的故事。因而想起...
评分杨显惠的《夹边沟记事》是一声叹息,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它不怒吼也无控诉,只是平静的讲述那一段属于我们的集体耻辱。 反右运动始于1957年,距今只有短短的55年,而身处现在这个日新月异自由开放(相对的)时代的我们又怎么能想到,就在半个世纪之前,有近万名所...
这是重读的第二次,还是受到了很大的心理冲击,一直以为文革我们失去的最重要东西是文化的传承与其赖之生存的土壤,道统既绝,人力难回,而死去的人,只是任何时代都会存在的可替代性极强的东西,而我现在深刻的认识到,每个干瘪名字的背后,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存在的理由
评分杨显惠本身写的小说很温和,凶悍的都是真实发生的故事。纪实文学每次结尾都非常仓促,印象最深的是《洗个不停》,看得我几乎快吐了,我现在一边回忆一边觉得自己快吐了。
评分原来是个不完整版,大悲剧永远用无言来诉说,夹边沟系列且不去论,单《黑戈壁》一篇,虽显用力刻划,读来实在有寸断肝肠之功,然而文字是平直的,不华丽,却忠实
评分怎么说呢,不了解这档子事儿,就不要妄谈TG
评分把我的师傅扔在荒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