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尚(Marcel Duchamp,1887-1968),出生于法国,1954年入美国籍。他的出现改变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可以说,西方现代艺术,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方艺术,主要是沿着杜尚的思想轨迹行进的。因此,了解杜尚是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关键。
这本书是法国艺术评论家卡巴纳在1966年对杜尚惟一一次访谈的归总。杜尚一生除了写过一本棋书外从未著书立说,但在这本书中,他在卡巴纳提问的循循善诱下愉快地讲述着围绕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的言谈如偈语般简洁而充满智慧。杜尚从未想以自己对艺术观念的撼动来竖立自身在艺术史上的显要地位,而恰恰是他的举重若轻成就了他人生的精彩与宽阔。他呈现给我们的是人之为人的自由之可贵,生命的质感在字里行间闪光。
皮埃尔·卡巴纳(Pierre Cabanne,1921-),法国艺术评论家,撰写过关于凡·高、毕加索、德加和立体主义的书,发表相关文章多篇。
杜尚认为:什么都是艺术,什么都不是艺术。 他的一生就是艺术, 他一生都在逃避艺术; 当人们把杜他称为艺术家时,他很痛苦, 当人们把他称为艺术家时,他跑去下棋; 当人们以为他不搞艺术时,他从未停止。
评分习惯了一个人去咖啡馆 在临窗的位置 要一杯咖啡 然后 开始阅读 那样的时光是静谧的 一点点慵懒 一点点的迷醉 完全自我的空间 间隙 停下 望往来的人群 也会发呆 或漫无边际的思考 那样的时刻 是甚怕有人打扰的 遇上杜尚的日子 是个雨天 星巴克 悠悠的灯光 似微弱的脉搏 一...
评分杜尚很好。但有一点,即使他后来不自觉为一位艺术家,他的“反艺术”立场还是得到了他艺术家身份的庇护。他的这个身份始终是外人赋予的,他可以不领情,却还是受了惠。 什么都不算什么——这就是杜尚的世界了。然而杜尚可以说的话,我未必可以说。一览众山小,登的得是高山。名...
评分《室内剧》 “别只走自己的一边,你得两边都走”──Marcel Duchamp 山是你的马 你在夜里疾书,它在白天 将四平八稳、值得商榷的欲望 送到平原,不论明日是否燃烧 你我是否呕心沥血 土终归于土,能动的将消亡 泉不停流淌。 一一年六月二十八日夜
评分法国艺术批评家皮埃尔·卡巴纳和杜尚一问一答那部分,也就是书名所曰《杜尚访谈录》部分,好到不忍释卷。杜尚,这位“二十世纪最有才智的人”的智慧,令我一再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感。 访谈录之后的《附录》,除了《杜尚年表》,还收入了王瑞芸的《杜尚》、《禅宗、杜尚与...
自由之难,在于具有勇气保护自己免受利欲樊笼的侵害。
评分题外话一下,和杜尚聊天还真有点累啊,老转话题哈哈
评分现代社会中终于还是有那么一个人达到了“逍遥游”的境界
评分访谈体还是更容易发现人的破绽,除掉了传记作者的许多矫饰。后面乱加的点评文章就索性不看。不该神化杜尚,但他实在太合适被神化了。他对艺术史的走向显然有非常聪明的预见,不可谓不自觉,但又充满了自由的天性、通透的直觉。把他作为一个问题、一个符号,反而是比较公正地对待他的方式。
评分读了一点艺术没有什么不得了,艺术和其他学科一样,并没有神秘的光环和优越感。这是杜尚带给我们的思想。其他事情也一样。读点书,也可能变得轻飘飘,充满优越感。可是当我拿掉“读过一些书”这样的标签之后,剩下的那个我才是真实的我,是不带任何附加价值的原本的我。又比如,和身边的朋友呆久了,标签容易撕不掉,反而融入一个新团体,才有获得重新审视自我的机会的可能。在新团体里,我没有“之前的我”所留下的限制,我感到自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