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围绕1990年代初期上海即将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展开。会议执行主席贾兰坡教授突然神秘自杀,紧接着发生了一系列离奇的事件宋子衿疯狂、会议赞助商被捕……而曾山与张末的爱情更是让人费解:他们一方面深陷于欲望编织的囚笼之中,另一方面则试图冲破它的束缚,复活古老的爱情诗意,寻找自身生命残剩的一点点真实感。正是这一点“真实感”。使他们的心灵靠得如此之近;同时也因为这种,“真实感”的脆弱和“奢侈”,他们又一次次地远离。“犹疑”是他们生存的最基本的轮廓,欲望的旗帜升起来了;没有安慰,没有援手,没有归宿,没有和解,剩下的只是一个迷惘的信念:活在真实之中……小说描述了社会整体性价值伦理崩坍之后,困扰着人们的种种欲望以及这欲望的变体……
格非,当代作家。1964年生,江苏省丹徒县人。1981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97年师从钱谷融教授攻读中国现代文学,获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86年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格非文集》(三卷),长篇小说《欲望的旗帜》等。
在南大的旧书摊见到了老版的欲望的旗帜,于是买下了。扉页上是旧时主人的话,01年8月于汉口路旧书摊。那是已经出版了五年,内时候看这本书的确是充满先锋色彩的,至少对于结构会有这种错觉。至于内容,我倒是没多大兴趣,围绕着一次学术会议,写了几个人物,仅此而已。而语言也...
评分人工智能推荐让APP有了灵性,它捕捉着你的 阅读习惯,猜测你的口味。看过一系列格非博尔赫斯式的小说过后,它向我精准推荐了《欲望的旗帜》这本格非早期的小说。 《欲望》这本2005年就已出版的小说旧旧地躺在书架一角,尾声几页隐隐脱落,就像即将仙逝的道人,抓住最后生命的稻...
评分人世的迷惘皆是因为欲望,这是我对这本书的注解,也认识于生活的现状. 夜幕之下浮现出多少张脸,这个城市就有多少桩不为人知的秘密. 读这本书,历时几乎用可以漫长形容,我常常是翻了几页就看不下去,胡思乱想,胃里翻江倒海.他那精湛的分析,犀利的洞察,真实的荒诞,让人无所逃避....
评分读小说是我最思如泉涌的时候之一,尤其是有灵性的先锋小说。 我的思维一边顺着小说的叙述展开、回撤和猜测,一边也进行着自我的模仿、重塑及创造。 在到达终点站南宁前的四个小时,我读完了《欲望的旗帜》。 这部小说略低于我的期望。我不停地怀念之前看过的唯一一部格非的小说...
评分这应该算格非小说的贴己之作,学院派作家对90年代以来“当代性”的生存反思。 欲望。是贯穿小说的主题。欲望起源于情感的颓废,但早于情感颓废的,是思想的贫困。正是思想的贫困,才导致各种欲望乘虚而入,愈演愈烈。在大学哲学圈内生存的各式人等,无一不被欲望擒获,或走向崩...
“用最普通的文字来描述切近的生活但又处处带出疏离感——比如格非,始终让人觉得在雾里看花,而读者的焦距是被作家控制着的,想让你看清的时候你才能看清;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可能为读者所熟悉的场景也被表现得像一幕幕悬在虚空中的戏剧”,格非擅长用文字将平淡场景带出雾里看花的美感,像子衿那段角度不断转换让人分不清虚幻与现实的意识流,当理性不足以支撑自身的存在,欲望和幻觉便成为抵御这个世界的武器
评分写的太硬,写哲学系的事,不代表要写哲学啊。
评分挺好的一部小说,预言了当今学术的怪现状
评分2017已读022。
评分作者想写大道流失,术数猖獗,物欲横流的社会,但把小说整体的背景放在一次学术会议未免太狭窄,不是描写几次性爱场景就能说清楚“欲望”这个概念,本书倒不如改名《当代知识分子的失落》。PS:明明可以写清楚的东西纬纱要写的如此晦涩。格非《江南三部曲》好的没话说,其他作品不会再看了。PPS: 茅盾文学家奖作品都有宏大的历史作为背景,往后的作家没有徒有知识而没有经历,估计没啥看的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