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伤时代的文学

感伤时代的文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张柠
出品人:
页数:378
译者:
出版时间:2013-1
价格:4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3309967
丛书系列:新人文丛书
图书标签:
  • 文学研究
  • 中国当代文学
  • 文学评论
  • 张柠
  • 文学理论
  • 文学
  • 文学批评
  • 中国文学
  • 感伤时代
  • 文学
  • 社会批判
  • 个体命运
  • 19世纪
  • 现实主义
  • 人性探索
  • 孤独主题
  • 忧郁情绪
  • 历史背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为作者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的论文精选,内容涉及张爱玲、莫言、史铁生等多位优秀小说家的作品研究,以及于坚、翟永明、胡宽等诗人的评论,从整体上反映了作者独特的研究思路和写作风格。作者主张“大文学”概念,认为“文学”不局限于技术或者文体层面的诗歌、小说、散文概念,它是通过语言符号、形式要素、经验表达之间的复杂关系,呈现出来的时代的精神气质和心灵演变。文学研究作为“人文学科”的分支,其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形式史研究的路径,呈现出精神史的演化过程。本文集通过对作品进行形式史、主题史、观念史的研究,发掘时代的精神演变历程,以及作家作品在这个演变历程中的角色。

作者简介

张柠,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新诗研究中心主任。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历任广东省作家协会理论研究室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985”特聘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20世纪中国文学、文化理论与批评、乡土社会学。出版学术著作《叙事的智慧》、《诗比历史更永久》、《再造文学巴别塔》、《土地的黄昏》、《白垩纪文学备忘录》等12部。主编文化批评丛书《刀锋文丛》、学术辑刊《媒介批评》。

目录信息

序: 文学研究的精神史维度........................................................................................001
第一辑 讲故事的人..........................................................................................................001
张爱玲与现代中国的隐秘心思.....................................................................002
一个时代的文学病案.......................................................................................061
文学与民间性
——莫言小说里的中国经验.........................................................................075
史铁生小说中的东方美学
——论《务虚笔记》..........................................................................................103
词语的复活与散发
——论《马桥词典》..........................................................................................116
第二辑 幽暗的诗歌..........................................................................................................131
中国节奏与精神秘密
——古诗的遗传基因和新诗的遭遇...........................................................132
我们内心的土拨鼠............................................................................................157
《零档案》:词语集中营...................................................................................184
飞翔的蝙蝠
——翟永明论.....................................................................................................202
酒的诗学..............................................................................................................220
第三辑 经验与意义..........................................................................................................237
经验的碎裂和意义的困境..............................................................................238
三个诗学范畴的演变.......................................................................................260
传统诗学与“当代”相遇..............................................................................285
现代文学批评的道路.......................................................................................310
第四辑 文学新动向..........................................................................................................323
当代汉语文学中的“边疆神话”..................................................................324
当代“非虚构”叙事作品的意义................................................................339
莫言的意义和研究的歧路..............................................................................351
代跋:十年读书记............................................................................................362
编后记.....................................................................................................................................376
附录:主要学术成果目录.............................................................................................378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首篇对张爱玲的点评就深入骨髓,我叹为观止。

评分

作者理论功底非常扎实,从文章中随处可见的旁征博引即可看出,她涉猎极为广泛,不论古典还是现代,哲学还是社会科学,作家作品信手拈来,运用熟稔并点石成金。其次是“说人话“,逻辑清晰一针见血,语言平实易懂但颇具灵性。最重要的是,她的文学研究并不局限于写作技巧等文本层面,而是扩展到了从社会文化及历史的角度观照,试图发掘文本背后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并辨认作家在时代洪流中的位置的层面。能够驾驭如此立体化的主题,其所需功力可见一斑。

评分

贯穿在各篇文章中的其实是农业文明与都市文明的冲突。诗人在现代生活和古典情节中挣扎,小说家在乡愁和独立个体间挣扎。

评分

拿到手之后才发现书中选出的篇目早已经以单篇形式读过了,或者直接听张柠老师讲过了。他是当代中国最能深入文学体验、又最有文化视野的批评家,这一点我深信无疑。张老师现在的问题是,语言的刀锋磨得太锐,有时候反而滑手,如果稍稍能顿一点,那就是文学批评的极致了。

评分

贯穿在各篇文章中的其实是农业文明与都市文明的冲突。诗人在现代生活和古典情节中挣扎,小说家在乡愁和独立个体间挣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