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騷餘韻論――中國現代文學背景下的舊體詩

風騷餘韻論――中國現代文學背景下的舊體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復旦大學齣版社
作者:硃文華
出品人:
頁數:277
译者:
出版時間:1998-04
價格:12.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902021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現當代文學研究
  • 舊體詩
  • 文學
  • 近代文學
  • 詩學
  • 詞學
  • 現代
  • 現當代文學
  • 中國現代文學
  • 舊體詩
  • 風騷
  • 文學批評
  • 詩歌創作
  • 文化傳承
  • 古典詩歌
  • 現代性
  • 詩學理論
  • 文學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內容提要

本書把當代舊體詩現象置於五四以來的中國現代文學背景而作審視和

考察,除瞭勾勒揭示五四以來的舊體詩創作在各個不同階段的風貌特點,逐

一評判現代24位有代錶性的舊體詩傢的作品的深淺得失外,還從整體上分

析評述瞭五四以來的舊體詩創作的各種傾嚮性問題,進而也比較深入地探討

瞭當代舊體詩的復雜的文化內涵。

該書的基本觀點是:五四以來的舊體詩乃是中國古典詩歌形式在新的文

化環境中的一種延續,作為“風騷餘韻”,雖有存在的閤理性卻無“中興”的可

能性。這一觀點作為一傢之言,無疑將吸引廣大對舊體詩問題感興趣的讀者

展開爭鳴討論。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捲上 背景的理論探討
第一章 引論:值得研究的舊體詩現象
第二章 衰竭瞭的古典詩歌構成“五四”文學革命的對象
一、中國古典詩歌的衰竭
1中國古典詩歌的發展軌跡
2衰竭的原因、過程與主要的標誌
3古典詩歌衰竭所透露齣來的文化信息
二、“五四”文學革命對於舊體詩的批判
1舊體詩的腐朽性直接刺激文學革命論的提齣
2“白話詩”涉及的幾個理論問題的初步解決
3文學革命論者對於舊體詩的進一步批判
三、白話新詩的風行與舊體詩的枯萎
1一代新詩風的形成
2舊體詩的枯萎及其他
第三章 舊體詩在現代文學背景下的復活
一、什麼是中國現代文學發展的總背景
1“五四”知識分子的新的文化使命感
2“五四”新文學創作的基本趨嚮
3背景的另一隅
二、舊體詩復活的深層次原因
1舊體詩作者的主觀因素:民族文化心理積澱
2舊體詩形式本身:藝術誘惑力及其可操作性
3聯結上述兩者的中國國情
捲中 史實的軌跡梳理
第四章 復活的標誌和延續的第一步(1919―1949)
一、復活的信號及其標誌
1新詩人反顧舊體詩的某種普遍性
2舊體詩藉助新的傳播媒介而頻頻亮相
3各種詩(詞)社的建立及其活動
4舊體詩理論批評與研究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舊體詩詩傢群體的並存
1通常的舊詩傢群
2新文學傢齣身的舊詩傢
3毛澤東和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傢中的舊詩傢
第五章 整體壓抑和網開一麵(1949―1966)
一、文藝政策的部分反復與舊體詩的沉浮
1“雙百方針”提齣和毛澤東詩詞發錶前後
2從“反右”鬥爭到“新民歌運動”
3文藝政策的再調整和再反復
二、理論錶述、創作風貌及其他
1圍繞舊體詩優劣問題的若乾理論錶述
2基本的創作風貌
3其他有關問題
第六章 特殊時期的特殊景象(1966―1976)
一、特殊的文化景觀之一:備受關注的舊體詩
1血淚斑斑
2愛屋及烏種種
3重現誤區
二、特殊的冤假錯案之一:“僞造毛主席詩詞”案
1冤案始末
2幾點分析
三、特殊的社會空間之一:監獄成為舊體詩溫床
1監獄和舊體詩
2較高的水準
四、特殊的政治事件之一:“天安門詩歌運動”
1事件概況
2“天安門詩詞”的幾個分析
第七章 發展的新勢頭和明顯的平庸化(1976―
一、新勢頭種種及其原因
1社會政治文化環境的變更對舊體詩的刺激
2各種詩社的建立及活動得到法律的保護
3舊體詩作者隊伍的急劇擴充
4有傾嚮性的言論的推波助瀾
二、創作局麵的蕪雜和平庸
1部分舊體詩作者的自我承認
2平庸之作的若乾個案分析
捲下 整體評判和基本結論
第八章 若乾有代錶性的詩傢品評
一、傳統的舊詩傢
1陳 衍:可憐指點荒寒路
2黃 節:桃李花下言邊患
3吳 梅:闌乾勾留往來客
4柳亞子:落魄書生戴二天
二、新文學傢齣身的舊詩傢
5鬍 適:但開風氣不為師
6魯 迅:無心作詩亦成傢
7郭沫若:瑤琴弦斷有誰聽
8田 漢:大音還數新歌詞
9鬱達夫:依舊緣情入綺靡
10減剋傢:詩歌王國兩麵派
三、學者型的舊詩傢
11陳寅恪:解讀亦需有鄭箋
12夏承燾:虞淵落照彆樣紅
13丁 寜:紙上呻吟皆血淚
14王季思:玉輪軒裏自歙張
15瀋祖�:鼓鼙聲中思悠悠
四、中共領袖和高級領導人中的舊詩傢
16毛澤東:馬背哼詩最風流
17陳 毅:將軍本色是詩人
18鄧 拓:書生吟詠未必空
19李 銳:怪墨奇毫記汗青
五、其他的舊詩傢
20王禮锡:無奈真誠亦歸夢
21趙樸初:自度新麯闢蹊徑
22聶紺弩:晚年竟以舊詩稱
23陳明遠:詩名代價太慘重
24葉嘉瑩:難道禮失求諸野
第九章 整體性的深淺得失
一、內容題材的沿襲與變化
1中國古典詩歌的幾種主要題材
2“五四”以來舊體詩的題材的某種變化
二、體裁形式的承繼及其傾嚮性
1古體詩(包括樂府歌行)
2近體詩
3其他詩體
4詞
5麯
三、藝術規則技巧方麵的幾個問題
1韻律
2平仄
3語言與詞匯
4典故
四、藝術師承和風格流派問題
1中國曆代詩歌的風格流派
2現代舊體詩在藝術師承和風格流派方麵的
特殊性
第十章 幾個基本的結論
一、對“五四”以來舊體詩現象的總評價
1總評價的三點意見
2引齣的基本結論之一:強弩之末,風騷餘韻
二、關於舊體詩的發展前途
1幾點預測
2引齣的基本結論之二:可以延續,難以中興
三、對於當代舊體詩現象的應有的態度
1以平常之心對待當代舊體詩
2引齣的基本結論之三:把舊體詩歸類於民俗
文學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分析井井有條,用韻/平仄/詞匯與語言/用典幾個方麵,時間上看大概是這個領域研究的前鋒瞭(?)“勸君莫奏前朝麯,且聽新翻楊柳枝”,結論不苟同叭

评分

分析井井有條,用韻/平仄/詞匯與語言/用典幾個方麵,時間上看大概是這個領域研究的前鋒瞭(?)“勸君莫奏前朝麯,且聽新翻楊柳枝”,結論不苟同叭

评分

粗疏

评分

粗疏

评分

分析井井有條,用韻/平仄/詞匯與語言/用典幾個方麵,時間上看大概是這個領域研究的前鋒瞭(?)“勸君莫奏前朝麯,且聽新翻楊柳枝”,結論不苟同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