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4月14日晚,当时世界最大的豪华邮轮“泰坦尼克号”,在首航时撞上了北大西洋的冰山,并于次日凌晨沉没。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悲剧之夜,超过1500人罹难。这场灾难需要被铭记,它折射出人类在面临生死抉择时,所闪现的灵魂之光;它也让人类在科学、经济飞速发展而自诩为宇宙主宰时,认识到自身的渺小、局限,生命的不可预知。
本书将船上几个主要人物的生平娓娓道来,让读者重返历史,目睹命运如何将他们带至这一夜,身临其境感受海难时的壮烈情境。其中包括发出求救信号的无线操作员杰克•菲力普斯、为了安抚人群而一直指挥乐队奏乐的华莱士•哈特利、船长爱德华•史密斯、船的建造者托马斯•安德鲁斯以及发出避开冰山指令的大幅威廉•默克多。但本书并未止步于此,而是通过分析当时英国和美国人是如何评价和看待这些人及他们的行为,诠释了诸如男子气概、英雄主义、骑士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等当代价值。此外,本书还记录了与泰坦尼克号相关的两个港口的翔实资料。
斯蒂芬妮•巴尔切夫斯基(Stephanie•Barczewski),英国现代文化历史专家,1996年起任南卡罗来纳州克莱姆森大学历史学教授,2005年起任艺术人文学院建筑学院的研究生院副院长。出版过《19世纪的神话与民族认同》、《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民族身份和旅行》、《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购物》、《南极的命运:史葛,沙克尔顿,和变化中的英雄主义》等多部著作。
中华读书报2012年3月28日01版刊登了该书书讯,期待中啊! 当年看了2D电影,留下了很多美好回忆,现在推出了3D电影,也很兴奋啊,很愿意去看啊。书也同步上市了,可喜可贺啊。 《泰坦尼克:百年情殇下的历史真相》许多网站上都有连载啊,赶快去找吧,先睹...
评分合上《泰坦尼克》这本书,我久久沉浸在“永不沉没的莫莉•布朗”的情节之中,感动不已。与看完电影的感受不同,这一回,我所领略的不是一场浪漫、悲伤的爱情,而是关于一次生与死的哲思。 假设有那么一个情景,让你穿越到1914年4月的泰坦尼克号上,体验完无与伦比的奢华之旅...
评分最喜欢的部分是讲述泰坦尼克号从南安普顿起航开始的那一段,太有画面感了。后面写关于主要的人物的部分也不错,除此之外其他部分没有很多的兴趣,都是在讲政治或者宗教。
评分真实还原了
评分没有人能理解萦绕心头的思念在记忆中留下了怎样的痕迹
评分很一般,看点不多。
评分1912年4月14日晚,当时世界最大的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在它首航时撞上了北大西洋的冰山,并于次日凌晨沉没。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悲剧之夜,超过1500人罹难。这场灾难需要被铭记,因为它折射出人类在生死攸关之时,所闪现的灵魂之光;它也让人类在科学、经济飞速发展而自诩为宇宙主宰时,蓦然认识到自身的渺小、局限,生命的不可预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