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修养

大学之修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三联书店
作者:张信刚
出品人:
页数:490
译者:
出版时间:2001-7
价格:2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1525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张信刚
  • 散文
  • 随想
  • 人文
  • 大学
  • 随笔
  • 香港
  • 音乐
  • 大学
  • 修养
  • 人生规划
  • 自我提升
  • 学习方法
  • 思维训练
  • 个人成长
  • 高等教育
  • 素质教育
  • 生涯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是一本趣味盎然的人文修养读物,语言浅显,见识广博,具有深远阔大的时空跨度,且在层次、角度上各有不同,从多方面表述了作者在世纪交替之际的遐想与沉思,广征博引的论道令读者获益匪浅。虽然张信刚教授说自己在做节目时“往往事前准备不足到播音时才随想随讲。”但在这本书中处处体现了他的广博见识以及他广泛的阅读兴趣。张信刚教授对历史变迁和各类文化艺术的深刻体会通过浅显生动的文字和丰富多彩的事例呈现备受广大年轻读者尤其是高校学生的喜爱。

作者简介

张信刚:现任香港城市大学校长,香港特区政府文化委员会主席及创新科技委员会成员。1940年生于辽宁沈阳,196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土木工程系。后赴美,获斯坦福大学结构工程硕士及西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在美国、加拿大著名大学任教20余年。曾任美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长及匹兹堡大学工学院院长。

张信刚教授不仅在科技领域著作甚丰,卓有成就,是英国皇家工程学院外籍院士,同时他还兼擅中、英、法文,拥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对东西方历史及东西文化交流亦有精湛的见解。他因此而获得法国政府颁授的荣誉兵团骑士勋章。

目录信息

自 序
1.音乐随想
2.历史随想
3.科技随想
4.艺文随想
5.人生随想
6.寰宇随想
7.语文随想
——与许美德教授对谈
8.广播随想
——与史湄女士对谈
9.翻译随想
——与金圣华教授对谈
10.九八随想
——与王士元教授对谈
11.词语随想
——与郑锦全教授对谈
12.乐团随想
——与叶咏诗女士对谈
13.钢琴随想
——与李名强教授对谈
14.话剧随想
——与杨世彭教授对谈
15.戏曲随想
——与杨世彭教授对谈
16.杂志随想
——与潘耀明先生对谈
17.环保随想
——与黄玉山教授对谈
18.纽约随想
——与郑培凯教授对谈
19.文学随想
——与李欧梵教授对谈
20.建筑随想
——与何博士对谈
21.教学随想
——与徐碧美教授对谈
22.节目随想
23.教育随想
24.博物馆随想
25.北京交流随想
26.文化交流随想
27.法国随想
……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原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的一档电台节目实录,我想还是原节目名称“张信刚随想曲”好些,每篇实质上还是拟定主题的一种漫谈,如果定义为“讲”的话,又失去严谨与深刻。其中约有15篇是对谈形式,谈话对象也是各行学者教授,有几篇相当有意思,如谈文学,谈建筑。同时张先生谈...

评分

这算是一本大学文科的通识读本。 作者在香港城市大学担任校长期间,在香港普通话电台所做的一期节目《张信刚随想》,这期节目先是一周一期一个小时,后来变为两周一小时。节目延续了一年。这本是这个节目讲稿的合集。 作者秉承天马行空的思维风格,有时候是独白,有时候会请到...  

评分

原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的一档电台节目实录,我想还是原节目名称“张信刚随想曲”好些,每篇实质上还是拟定主题的一种漫谈,如果定义为“讲”的话,又失去严谨与深刻。其中约有15篇是对谈形式,谈话对象也是各行学者教授,有几篇相当有意思,如谈文学,谈建筑。同时张先生谈...

评分

这算是一本大学文科的通识读本。 作者在香港城市大学担任校长期间,在香港普通话电台所做的一期节目《张信刚随想》,这期节目先是一周一期一个小时,后来变为两周一小时。节目延续了一年。这本是这个节目讲稿的合集。 作者秉承天马行空的思维风格,有时候是独白,有时候会请到...  

评分

原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的一档电台节目实录,我想还是原节目名称“张信刚随想曲”好些,每篇实质上还是拟定主题的一种漫谈,如果定义为“讲”的话,又失去严谨与深刻。其中约有15篇是对谈形式,谈话对象也是各行学者教授,有几篇相当有意思,如谈文学,谈建筑。同时张先生谈...

用户评价

评分

中学之修养

评分

思修老师推荐的,本想着又是无聊的论述,不过意外发现真的不错,一个大学校长的节目记录,涉及各方面,不长,但是学到很多知识,赞

评分

电台访谈记录,所以比较浅显

评分

功课

评分

何谓通识?是不是说什么都略知皮毛就算通识?如今大学教育都在强调通识,可是对于所有领域都如蜻蜓点水一般,浮掠而去,这算不算得上是大学教育的成功?通识只应该成为进入大学前的基础,这个任务应该是中级教育系统去实践的。大学则是应该专业、专注和深刻。这本书的内容本来就是广播稿,而且作者还特意说明是无准备的随性而为,所以不建议阅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