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董橋 散文 隨筆 英華沉浮錄 香港 散文隨筆 董橋 中國文學
发表于2025-05-19
英華沉浮錄 1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英華沉浮錄1》是作者於1995年至1997年在香港《明報》撰寫的專欄文字結集,分為閱讀、文物及政治文化、語文、人物交遊幾大類。這些文章曾在香港文化界引起廣泛的關注,之後上海的報紙也有陸續選刊。
董橋,福建晉江人,1942年生,颱灣成功大學外文係畢業,曾在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研究多年。曆任《今日世界》叢書部編輯、英國國傢廣播公司製作人及時事評論、《明報月刊》總編輯、《讀者文摘》總編輯、《蘋果日報》社長。他的文筆雄深雅健,兼有英國散文之淵博雋永與明清小品之情趣靈動,為當代中文書寫另闢蹊徑。齣版文集《雙城雜筆》《這一代的事》等三十餘種,深受讀者歡迎。
多為作者平日讀書寫作之所思所想。見本捲幾次提及揚之水,而自己前段日子剛讀過其作品,頗有親切感,同時也一解自己《脂麻通鑒》之書名之惑。其餘印象深者如書齋名之考究,香草美人雜鈔等,讀後均有所得。
評分內容沒話說,好看。但是海豚齣版社的編排很讓人費解。這套六冊的英華沉浮錄是95-97年間董橋的專欄集,每篇皆有明確刊登日期。這次大陸齣版為什麼把時間靠後的兩冊排在第一和第二冊????不知道怎麼想的,差勁
評分這本好,自然親切,沒那麼甜膩。
評分多雲讀書寫字之心會,應皆作者日常所思,信手寫來自成文章,筆至濃稠則為審美體驗,亦有同與不同、及與未及,如語“學周作人的文章要先學矯情”雲,不能不深生嘆服;墨色間常引諧聞軼事增加趣味,其中大仲馬父子事等,雅俗各有用心,哭笑不能,而美女之答“哪裏!哪裏!”,前日偶知即見齣處,似或有緣;此書中有談第三捲等事,當是結集版本不同,又略及時聞,知本冊之文初見報於西曆九六至九七年初
評分那時候的董橋,真是一身英倫味道,雅緻到傢瞭。雖然都是些碎屑的東西,但是無一不在閃光。
《英华沉浮录》(一至六),董桥著,海豚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1996、97两年明报专栏结集,皆是千字以下短文,每日睡前读几则刚好。短文写得好不易,难得兼杂论中英文。尽管作者自谦,但这等学养的老一辈报人也不多见了。但亦因作者博且通,读来时有卖弄之感,亦挡不住...
評分(標題與正文僅作《英華沉浮錄Ⅰ》讀後感) 近來看到的一則微博新聞——“理科生算出宋詞高頻詞彙,人人都能寫宋詞”,說的是某一網友拿《全宋詞》做基本,算出其中的99個高頻詞彙,不同的排列組合能夠組成不同詞作,繼而言之“文科生可以被消滅”了,人們不用再羡慕文人墨客...
評分(標題與正文僅作《英華沉浮錄Ⅰ》讀後感) 近來看到的一則微博新聞——“理科生算出宋詞高頻詞彙,人人都能寫宋詞”,說的是某一網友拿《全宋詞》做基本,算出其中的99個高頻詞彙,不同的排列組合能夠組成不同詞作,繼而言之“文科生可以被消滅”了,人們不用再羡慕文人墨客...
評分(標題與正文僅作《英華沉浮錄Ⅰ》讀後感) 近來看到的一則微博新聞——“理科生算出宋詞高頻詞彙,人人都能寫宋詞”,說的是某一網友拿《全宋詞》做基本,算出其中的99個高頻詞彙,不同的排列組合能夠組成不同詞作,繼而言之“文科生可以被消滅”了,人們不用再羡慕文人墨客...
評分董桥评论香港报纸的社论大多沉闷,是由于“主笔阅历不深、读书不博、文笔不行”。其实这三个标准适用于做文字工作的任何一行,比如缺乏以上三种素养的人做翻译,就会将原文翻译成他所能理解的简单形式。书评是各种文学体裁中最具争议的,书评人中聚集了文化人中最多的一群吹嘘...
英華沉浮錄 1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