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梦的雨果》讲述了人类造梦的手段,让我们这个世界变得神奇。《造梦的雨果》意在向早期默片、早期电影的创始人乔治梅里爱先生致敬,《造梦的雨果》被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搬上银幕,获到奥斯卡5项技术类大奖。被誉为是“写给黑白默片的立体情书”。
布莱恩·塞兹尼克(Brian Selznick),著名画家,塞兹尼克曾以《霍金斯的恐龙》荣获2002年美国凯迪克银牌奖,并以《造梦的雨果》摘取2008年凯迪克金奖和有出版奥斯卡美誉的2007年美国鹅毛笔奖。
谈及本书的创作灵感来源时,塞兹尼克说:“数年前,我读了盖比·伍徳的《爱迪生的夏娃:探求机械生命的魔术史》,因此得知许多机械发条人偶收藏品的真实故事。原物主将这些机器人捐赠给巴黎的一座博物馆,它们被搁置在潮湿的阁楼里,最终难逃被丢弃的命运。我想象有个男孩发现了那些损毁、生锈的机器,就在那一刻,雨果和他的故事诞生了。”
塞兹尼克目前住在纽约的布鲁克林,以及加州的圣地亚哥。
一个为理想为梦想的人穷其一生为了一个事业,因为时代,因为环境的原因,被迫屈服于现实,可他的生命一直贡献于他的事业,最后他老去,另一个因为机缘,因为环境,因为生活而悲剧的年轻人人因为缘分投入他的生命 激情 梦想于一件机器,这个机器同样承载着他的创作者的生命 梦想...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一口气读完,就像一部深刻的纸上电影。我好喜欢那句话,普罗米修斯从天神那里偷来火种,创造了电影。
评分封面新加的奖章丑死了
评分2014-03-20.合上书的时候,觉得身边的一切都突然被点亮,世界有了光。“有了梦,生命的银幕亮了。”
评分本来看着很厚觉得很有压力但是也一口气读完了,好喜欢这种电影画布的感觉,一段段的文字描述就像剧场中的旁白,代入感很强,而且真实人物和虚拟人物、摄影照片和绘画的交替,让我多次分不清故事的真假,以至于看到最后,作者强调故事为虚构时候我才相信。 有人说摄影就是收藏世界,电影我觉得也是用动态影像收藏了世界上的点滴,虽说很多有虚构,但这些也是世界上人们创造出来的,感谢梅里爱。 读于立体书实验室
评分没想到文字占据了这么大的比重,如果说老马丁的作品是一封写给电影艺术的情书,那这本书则更像是一部寄予乔治梅里爱和这世界上每一位梦想家的赞美长诗。与电影相比,书中的故事脉络更加完整,雨果和伊莎贝尔的形象也更加饱满可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