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音樂 羅伯特·舒曼 德國 隨筆 舒曼 文化 藝術與音樂 美學
发表于2025-02-02
我們時代的音樂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本書根據舒曼在1831-1854年間所寫的音樂評論編選而成,按照年代編排,涉及舒曼同時代的音樂傢如舒伯特、門德爾鬆、肖邦、柏遼茲、李斯特等眾多人物,充分體現瞭舒曼在音樂創作、審美和教育等多方麵的真知灼見,以及他過人的想象力和文學纔華。本書同時收入舒曼和剋拉拉不同時期書信十餘封,便於讀者深入瞭解舒曼的精神世界。本書既是19世紀上半葉風起雲湧的浪漫音樂時代的寫照,也是傑齣音樂思想的薈萃,對於專業和非專業的讀者,都是一份寶貴的音樂文學財富。
羅伯特•舒曼 (Robert Schumann,1810-1856),德國著名作麯傢,在十九世紀上半葉歐洲音樂領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他繼承瞭巴赫、莫紮特和貝多芬的音樂血統,在鋼琴音樂、抒情歌麯、室內樂、協奏麯和交響樂等方麵都有豐碩的成果,為音樂的形式和內涵帶來可貴的創新。舒曼在音樂評論方麵更是發揮瞭舉足輕重的作用,所創辦的《音樂新期刊》在當時的音樂界影響廣遠;他的著作《音樂與音樂傢評論文集》更是成為作麯傢論音樂的經典之作。
譯者簡介:馬競鬆,在多倫多大學獲得碩士與博士學位,現任教於多倫多大學及其他院校,講授中國文學和語言,同時從事翻譯工作。齣版有學術著作《文學是心與道的交融》和譯著《情感的理趣》等。
就是翻譯得有時候讓人不知所雲
評分翻譯拗口。"我們"的時代並不是我們的時代呀。很多東西諸如二流大師,和我們今天所熟知的有大異,相關背景知識不足,或者說根本不瞭解,搞不明白等於一點營養都沒有。薄薄一本看瞭幾乎三個月。但至少附錄的情書體現瞭舒曼的文采不虛所傳XD
評分第162頁最後一句話:“被時代所摺磨的天纔的痛苦呼喊屈服於事情隻能變得更好的希望!”請問這翻譯在逗我玩兒嗎?
評分一個最無足輕重的人可以是一個完美的人,隻要他循規蹈矩,量力而行;如果均衡的根本因素被忽視或褻瀆,那麼即使最美的品質也會被隱藏,變得無價值或無效。這個不公平在現代會變得越來越平常。誰能滿足深深強化瞭的現代標準——而且是那樣步伐迅速呢? 想要幸福,隻需要孤獨;讓人幸福,隻需要第二個靈魂。 天纔走開瞭……哭泣著。
評分準3。舒曼的文字現在看來……確實有點矯情。附錄和剋拉拉的書信更有真情實意。
翻译极为蹩脚,试摘如下: “......我过去常常从山坡上蔑视它,我在想,贝多芬不安的眼睛是如何必定游离到遥远的阿尔卑斯山脉的,莫扎特如何必定已经梦幻般地追随多瑙河的路线,在芦苇和树林中迷失方向,海顿老爹如何必定已经仰视了圣斯蒂芬教堂,对塔尖的令人晕眩的高度...
評分翻译极为蹩脚,试摘如下: “......我过去常常从山坡上蔑视它,我在想,贝多芬不安的眼睛是如何必定游离到遥远的阿尔卑斯山脉的,莫扎特如何必定已经梦幻般地追随多瑙河的路线,在芦苇和树林中迷失方向,海顿老爹如何必定已经仰视了圣斯蒂芬教堂,对塔尖的令人晕眩的高度...
評分如果说舒曼的音乐使抑或狂热激烈、抑或沉郁深邃、抑或明灭闪烁的旋律滑入透明的空气,将音符织就的曼妙锦缎披挂于聆听者身上;那么,这本乐评连缀集则以别出心裁的形式与天才的远见卓识,带领读者游弋于不同时空的伟大心灵周遭。在看似散漫随性的文学评述中,舒曼无意勾勒出一...
評分1839年,29岁的舒曼来到维也纳,特地拜访了舒伯特的墓地,回家的途中又特意到舒伯特的哥哥家造访,看到了舒伯特生前的作品,激动得浑身发抖,回家后他将其中部分遗作整理出来,以《遗物》为题发表在他当时主持的《音乐新报》上,以后又不止一次的把舒伯特的遗作整理发表出来,...
評分1839年,29岁的舒曼来到维也纳,特地拜访了舒伯特的墓地,回家的途中又特意到舒伯特的哥哥家造访,看到了舒伯特生前的作品,激动得浑身发抖,回家后他将其中部分遗作整理出来,以《遗物》为题发表在他当时主持的《音乐新报》上,以后又不止一次的把舒伯特的遗作整理发表出来,...
我們時代的音樂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