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即是梁先生早年讲学记录,由学生李渊庭、阎秉华整理出来的。梁先生讲儒家思想归纳了14种态度,并非就《论语》字面上推衍出来的,而是从孔子的生活实践中归纳出来的。这是梁先生与一般研究孔子学者所不同的地方。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孔孟之学,一代大儒梁漱溟先生在此书中可谓讲的淋漓尽致,精妙绝伦,让人禁不住击节而叹。梁漱溟先生把儒家的内在精神分为十三个方面,逐一讲解,给人一耳目一新之感。尤其一段是其中与佛学的对比,更是让人拍案叫绝。(我很喜欢李敖,在他的影响下,...
评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孔孟之学,一代大儒梁漱溟先生在此书中可谓讲的淋漓尽致,精妙绝伦,让人禁不住击节而叹。梁漱溟先生把儒家的内在精神分为十三个方面,逐一讲解,给人一耳目一新之感。尤其一段是其中与佛学的对比,更是让人拍案叫绝。(我很喜欢李敖,在他的影响下,...
评分梁先生的书已经看了好几本了,也许是比较贴合自己的心境,总能从梁先生的书中收获点什么。 这本书是刚看完,因为看的有点快,有些已经记不太清楚了,有些还不是很明白,正在回过头来琢磨琢磨。 印象里有几个地方给自己触动很多。 一个是关于功利性的分析。每个人都有个人利益,...
评分梁先生的书已经看了好几本了,也许是比较贴合自己的心境,总能从梁先生的书中收获点什么。 这本书是刚看完,因为看的有点快,有些已经记不太清楚了,有些还不是很明白,正在回过头来琢磨琢磨。 印象里有几个地方给自己触动很多。 一个是关于功利性的分析。每个人都有个人利益,...
评分准3。失望,低于预期。唯一的亮点就是归纳出了孔子的几个主要态度,但讲解得比较枯燥,而且内容从现在来看确实也老旧了
评分所谓真乐者,是生机的活泼。即生机的畅达,生命的波澜也。 从前说乐是欲求得遂,虽未错,但还有深的解释,即是欲求得遂谓之乐,乃是从小范围看,根本上所谓欲求得遂还是在心境调和平衡。这仿佛是有两个条件:一个是调和、一个是新。
评分梁先生體悟儒學,他這樣生活,才這樣講。這就是難得之處。我感受到太阳投下的陰影。之後,我開始體悟論語,直讀反覆。 “一切都在你心裡!”
评分准3。失望,低于预期。唯一的亮点就是归纳出了孔子的几个主要态度,但讲解得比较枯燥,而且内容从现在来看确实也老旧了
评分果然是讲学,读起来比较明白易懂。对于人生第三条路的分析也认同,可以说当下就处于这样一种状况。但也觉得,古今中外哲人观点有异,后世却多被用来解释他人的观点,还是得回到那人原本的地方去。 解决问题、取消问题、根本就不成为问题(或说不管问题)。看起来是三条路,实际呢,梁老先生自己不也走向了乡村建设的道路,可谓顺仁实践人生中哲学,也是在解决问题呢,或者说顺直觉而为,兴趣所在?佛家取消问题、取消生命,而释迦牟尼本人又是如何说的呢?也还都是问题。 不过,相对于西方哲学,抽象,读了也只是一条虚空中的线,孔孟之道大概因为贴近生活,读起来有一种厚重的安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