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亨德里克・房龙(1882-1944)系荷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1882年1月14日生于荷兰 鹿特丹,1903年赴美,在康奈尔大学完成本科学业。1911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后, 曾在美国几所大学任教,后任记者、编辑和播音员等。1913年,出版第一部专著《荷兰共和 国衰亡史》。1921年,《人类的故事》的出版使他一举成名,其著作主要是历史和传记,包 括《人的故事》(即《宽容》)、《文明的开端》、《奇迹与人》、《圣经的故事》、《发明 的故事》、《人类的家园》及《伦勃朗的人生苦旅》等,早在20世纪20―30年代,房龙的部 分著作即被译成中文出版,影响当时整整一代年代人,房龙的著作,其选题基本上围绕人类 生存发展的最本质的问题,其目的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普及知识与真理,使之成为 人所知的常识,因而具有历史不衰的魅力,在久违近半个世纪的今天,又被国人重新发现, 引起读者的热烈反响。
房龙的这本书脉络很清楚,那就是以历史为经、地理为纬的人类生存史。一方面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永不停止的活动;另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包括个人、群体、阶级、民族、国家、国家联盟)的流血和不流血的争斗。对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都坦率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一点正是他这本书的特点。本书尽管写作于半个世纪以前,许多涉及到的数据也有了变化,但是就整体来说,仍然是一本提供丰富的人文知识的有价值的读物。
另外一本翻译得不够理想的书:《房龙地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乃鼎斋无机客 今天在新语丝上看到一把沙的《翻译得惨不忍睹:〈英国皇家特种部队野外 耐力生存手册〉》文章,就让我想起另外一部翻译得不够理想的书籍,而且还是 部中英双语版的图书。 书名《...
评分 评分“房龙的笔,有这一种魔力”,“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的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的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 郁达夫 曾经的某一天,我偶然看到这段文字,中国现代作家郁达夫这样高度评价荷裔美国作家亨德里克•威廉•房龙的作品。看到这句话,我就萌生了...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内容是毋容置疑的,特别是相隔六七十年后,一本人文地理著作更酿造出愈发浓郁的历史意味,让其增值不少。 但此插图珍藏本,缺点却恰恰在图上。 出版商更像是为一本旅游指南在配图,都是艺术品,现代风光。。。而一本地理书竟然连一张与文章内容关联的现代地图(那...
评分实在太震撼了!这个人懂得实在太多了!根据他没有用脚注及尾注,我很自然地猜测这个人全素自己一个人在那里说呵说呵!把他懂的说出来给我们听,太震撼了,他尊素知道得太博学了! 这个版本里面有配号称是原笔的图,画工也很好,很地道! 这个版本的翻译也很好。 能从别的国...
如果你和我一样,对地理一无所知,或是把高中背过的洋流名字都忘记了,那么你应该不会觉得这是一本肤浅的书。
评分如果你和我一样,对地理一无所知,或是把高中背过的洋流名字都忘记了,那么你应该不会觉得这是一本肤浅的书。
评分读到各个国家,感觉描述过时了,放弃
评分如果你和我一样,对地理一无所知,或是把高中背过的洋流名字都忘记了,那么你应该不会觉得这是一本肤浅的书。
评分读到各个国家,感觉描述过时了,放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