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研究二十一讲

周作人研究二十一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钱理群
出品人:
页数:308
译者:
出版时间:2004-10
价格:3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1043624
丛书系列:名家讲现代中国
图书标签:
  • 周作人
  • 钱理群
  • 文学理论
  • 现代文学
  • 文学研究
  • 周作人研究
  • 传记
  • 学术
  • 周作人
  • 研究
  • 散文
  • 文学
  • 思想
  • 现代文学
  • 学术
  • 文化
  • 批评
  • 传记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与鲁迅一样,周作人曾经是一个让许多青年景仰的名字,但在四十年代初出任侵华日军卵翼之下的伪华北教育督办后,周作人的命运发生了转折,并在抗战胜利后一度以“汉奸罪”身陷囹圄。1967年5月,周作人在身边无一人的境况下凄然离世。与此相对照,自周氏殁后至今的几十年间,其作品多次翻印、重印,编入选集者不计其数,坊间关于周氏的论著亦已不鲜。

周作人在现代中国历史上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留下了什么样的痕迹?本书在对大量原始资料进行发掘整理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周作人与东、西方文化的关系,全面总结了周作人在文学与文化研究诸方面的贡献,对周作人与章太炎、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刘半农、郭沫若、郁达夫、茅盾、郑振铎、梁实秋、俞平伯、废名等同时代著名学者、文人之间的交往进行了详尽的考察,并对日本侵华期间周作人“落水”一事给予了深刻的批判与解剖,为了解、透视周作人这一复杂的历史人物提供了清晰的线索与开阔的视野。

本书采取讲座的形式,搭配多幅书影与人物图片,一改案头论著严肃刻板的面目,并以同情与冷俊兼而有之的笔墨,引导读者审视历史、贴近人物,是一部非常耐读的著作。

作者简介

钱理群:

1939年1月30日生于四川重庆,祖籍浙江杭州,汉族。1956年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60年毕业。1960一1978年先后在贵州省安顺地区卫生学校、地区师范学校任教。1978年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研究生,师从王瑶、严家炎先生攻读现代文学,1981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当代著名学者,理论家,北京大学博士导师,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为研究方向,写下了大量研究著作,且文思敏捷严谨,在国内颇有威望。

主要著作: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与吴福辉、温儒敏等合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出版,1998年重新修订,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心灵的探寻》,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7月出版。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与黄子平、陈平原合作),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9月出版。

《周作人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8月出版。

《周作人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出版。

《心系黄河――著名泥沙专家钱宁》,科学普及出版社1991年9月出版。

《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的东移》,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5月出版。

《人之患》,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出版。

《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10月出版。

《绘图本中国文学史》(与董乃斌、吴晓东等合作),祥云(美国)出版公司,1995年7月出版。

《精神的炼狱――中国现代文学从“五四”到抗战的历程》,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

《名作重读》,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

《世纪末的沉思》,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压在心上的坟》,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1948:天地玄黄》,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

《漫说文化》(与陈平原、黄子平合作),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

目录信息

上编 开拓者的足迹
第一讲 周作人及其同代人的知识结构
第二讲 两大文化撞击中的选择与归宿
――周作人与东、西方文化关系的考察
第三讲 性心理研究与自然人性的追求
第四讲 儿童学、童话学、神话学研究与传统文化的反思
第五讲 民俗学研究与国民性的考察
第六讲 周作人的散文艺术
第七讲 周作人的文艺批评
第八讲 周作人的翻译理论与实践
第九讲 周作人与五四文学语言的变革
第十讲 周作人对现代小说、散文理论的历史贡献
第十一讲 周作人与五四诗歌艺术思维的变迁
下编 周作人与同时代人
第十二讲 周作人与章太炎
“谢本师”及其他
第十三讲 周作人与蔡元培
― ―“兼容并包主义”及其他
第十四讲 周作人与李大钊
――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及其他
第十五讲 周作人与陈独秀
――“宗教问题”论争及其他
第十六讲 周作人与胡适
――两位自由主义学者之间
第十七讲 周作人与钱玄同、刘半农
――“复古”、“欧化”及其他
第十八讲 周作人与文研会、创造社同人
――“自然主义”、“浪漫派”及其他
第十九讲 周作人与现代评论派、新月派诸君子
――“绅士”、“流氓”及其他
第二十讲 周作人与湖畔诗人
――良师益友及其他
第二十一讲 周作人与俞平伯、废名
――师生之间
附录 走向深渊之路
――周作人后期思想研究
引用书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有些說法還是嫌陳舊了,例如動不動的「封建」一類。 一個感慨就是,近現代中國學人面臨的歷史大轉折太多了...

评分

有些說法還是嫌陳舊了,例如動不動的「封建」一類。 一個感慨就是,近現代中國學人面臨的歷史大轉折太多了...

评分

有些說法還是嫌陳舊了,例如動不動的「封建」一類。 一個感慨就是,近現代中國學人面臨的歷史大轉折太多了...

评分

有些說法還是嫌陳舊了,例如動不動的「封建」一類。 一個感慨就是,近現代中國學人面臨的歷史大轉折太多了...

评分

有些說法還是嫌陳舊了,例如動不動的「封建」一類。 一個感慨就是,近現代中國學人面臨的歷史大轉折太多了...

用户评价

评分

一般

评分

为毛我记得是十二讲……一入文科深似海,从此数据是路人啊……

评分

孤立的个人与一个大时代的对抗,一方面清楚地看到和听到,想要呼喊着但不被世人所听见。一方面坚守着自己的人道,而忽略现实残酷的,热爱美好的善良的天真的好人。这种极端的分裂和落差就是让一个人感到绝望,选择了这一条路,就选择了做一个悲剧的人物,无论他做了什么。

评分

最见功力的是性心理研究与民俗学研究二章;与同时代人的关系梳理得极佳。后期思想研究稍嫌用力过猛。

评分

暂且读了前八讲,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