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雨樓隨筆(卷一)

聽雨樓隨筆(卷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牛津大學出版社
作者:高伯雨
出品人:
页数:256
译者:
出版时间:2012-1
价格:HK$8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0193970618
丛书系列:聽雨樓隨筆
图书标签:
  • 高伯雨
  • 随笔
  • 民国
  • 近代史
  • 香港
  • 牛津
  • 港台书
  • 文學隨筆
  • 听雨楼
  • 随笔
  • 卷一
  • 古典文学
  • 笔记体
  • 文人情怀
  • 读书笔记
  • 中国传统文化
  • 散文集
  • 历史感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很難簡單概括高伯雨先生的寫作。牛津大學出版社在高伯雨先生逝世二十周年之際,分十卷每卷近四百頁隆重出版高伯雨系列,實是香港文化出版的一件大事。

高先生留學英倫有年,遊學東洋日本,上海北京。一九三二年開始在香港寫作,編雜誌編書翻譯談掌故,一直到一九九二年,六十多年流傳於世的文字有數千萬字,堪稱香港最多產的作家之一,更被譽為廣東香港最淵博的掌故家。

高先生為文如其為學,為學如其為人。其為人,溫而毅,直而婉;不信不言,不果不行;其文其學,博而不雜,精而不執;深而不刻,淺而不薄;大而不無當,泛而不無歸。

高先生寫隨筆,以廣泛的興趣見稱,上知天文,下識地理,旁及巫醫星相。於學無所不窺;從政治、經濟、社會、教育以及各部門的文學,甚至金石書畫,他都有濃厚的興趣。文字深入淺出,雅俗共賞。

著名掌故家瞿兌之:「在中國的史書中,往往只看見興亡大事的記載,或者官式的表面記錄,而當時人們實際上是怎樣活動的,只有從其他的來源中才能體會到。這就使得從事掌故學的人要負起相當重的責任了。我翻閱高先生的聽雨樓隨筆,覺得字字精采,至今不厭重讀。」

羅孚先生更認為:「高伯雨對晚清及民國史事掌故甚熟,在南天不作第二人想。」

盧瑋鑾:「高先生筆下的香港社會文史掌故,特別是講他家族在南北行發展的故事,幾十年與無數留港文化人的交往,這都是難得而應保留香港歷史。」

作者简介

高伯雨 (1906–1992)名秉蔭,又名貞白,筆名高適、林熙、溫大雅、秦仲龢等逾十個。祖父楚香、父親舜琴經營名號元發行、元章盛、元得利等南北行生意。家底豐厚,高伯雨不愁衣食,跟名家習書畫、學篆刻,遊學英國。在上海與唐雲笙(唐大郎)、王辛笛等往來,開始從事寫作。編過報紙副刊,五十年代開始為報紙寫專欄「望海樓雜筆」「聽雨樓隨筆」「適廬隨筆」「彊廬瑣記」,一寫就是五十多年。譯寫有《英使謁見乾隆記實》《紫禁城的黃昏》一九六六年三月,創辦《大華》半月刊,一九六八年停刊後,一九七○年一月復刊為月刊,並印行黃秋岳遺著《花隨人聖酓摭憶》補篇、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等書。

目录信息

1 王樹柟祝張學良壽
11 梁啟超求勳位
18 李滋然與康有為
27 釣魚台島屬盛宣懷?
43 慈禧醫病紀實
60 袁世凱求醫記
83 清代三元
98 光緒壬午鄉榜名人點將錄
138 張大千兄弟與曾魯南
151 齊白石早年人物畫
160 曾習經與夏孫桐
170 李鴻章手下兩個紅買辦
203 廣東的民間自衛實力
221 從《官場現形記》談東鄉屠殺案
237 郭嵩燾畫像糾紛
257 果爾敏及其詩集《洗俗齋詩草》
270 《紫禁城的黃昏》的版本
276 新歲憶舊
285 談曼谷六塊大石碑
297 七葉剪報
302 從元發行盛衰看南北行
320 後記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第三卷还是第几我记不起来了,错字连篇。网上联络林道群先生,蒙不弃竟回答了我的质疑:能校对这类题材的人越发少了,这套书起码短时期不会再版了。我是数年前托朋友从香港买回的,向来喜欢竖排正体的东西,尤喜各类笔记。国内老先生出的写所谓回忆录没有什么实在东西,跟环境...

评分

第三卷还是第几我记不起来了,错字连篇。网上联络林道群先生,蒙不弃竟回答了我的质疑:能校对这类题材的人越发少了,这套书起码短时期不会再版了。我是数年前托朋友从香港买回的,向来喜欢竖排正体的东西,尤喜各类笔记。国内老先生出的写所谓回忆录没有什么实在东西,跟环境...

评分

第三卷还是第几我记不起来了,错字连篇。网上联络林道群先生,蒙不弃竟回答了我的质疑:能校对这类题材的人越发少了,这套书起码短时期不会再版了。我是数年前托朋友从香港买回的,向来喜欢竖排正体的东西,尤喜各类笔记。国内老先生出的写所谓回忆录没有什么实在东西,跟环境...

评分

第三卷还是第几我记不起来了,错字连篇。网上联络林道群先生,蒙不弃竟回答了我的质疑:能校对这类题材的人越发少了,这套书起码短时期不会再版了。我是数年前托朋友从香港买回的,向来喜欢竖排正体的东西,尤喜各类笔记。国内老先生出的写所谓回忆录没有什么实在东西,跟环境...

评分

第三卷还是第几我记不起来了,错字连篇。网上联络林道群先生,蒙不弃竟回答了我的质疑:能校对这类题材的人越发少了,这套书起码短时期不会再版了。我是数年前托朋友从香港买回的,向来喜欢竖排正体的东西,尤喜各类笔记。国内老先生出的写所谓回忆录没有什么实在东西,跟环境...

用户评价

评分

文史掌故,風俗小品,讀來稚趣,時也艱澀,牛津出版,本是佳品,但顯錯漏,也值體諒。

评分

文史掌故,風俗小品,讀來稚趣,時也艱澀,牛津出版,本是佳品,但顯錯漏,也值體諒。

评分

最近買了一套高伯雨的聽雨樓隨筆,剛開始看,寫的歷史典故讀起來很有趣味。作者對一些歷史的考證也花了功夫,對於牛津大學的這套書也值得收藏

评分

文史掌故,真不錯

评分

错字、漏字与标点符号的错误未免多了些,Oxford的书什么都好,偏就编校质量不行,算是一大遗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