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蔔林(1865~1936)
吉蔔林(1865~1936)英國小說傢、詩人,1907年獲諾貝爾文學奬。他以兒童故事和散文而聞名,代錶作有兒童故事《叢林故事》、《叢林故事續篇》,遊記《從大海到大海》,自傳體散文《關於我本人的某些事》等。
老熊“巴魯”,黑豹“巴赫拉”,蟒蛇“卡”,老孤狼“阿剋拉”和因為身上不長毛而被叫作“小青蛙”的毛格利,隻是這一係列名字是不是就讓你聞到瞭印度叢林的味道?本書以狼孩毛格利為主綫,用八個既獨立成篇又相互呼應的叢林故事將人們帶入奇幻而又真實動人的熱帶叢林。作者那細膩真摯帶著些童趣的語言會讓您不經意間已與毛格利一起置身於叢林之中。
吉卜林的代表作《丛林之书》屡次重版,近期浙江文艺出版社的新版包含了1894年出版的《丛林之书》和1895年的《丛林之书二集》,并收录狼孩毛格利的结局——写于1893年的《在丛林里》,张新颖的翻译流畅好读,是一个比较好的版本。 《在丛林里》最早完成,讲述毛格利重返人类社会...
評分无疑,有一些迷思,长久存在于人类的思想之中,吸引了那些敏感好思的心灵。有些人尝试通过逻辑推演来寻求最终的答案。可是,误入符号之网的学者们,把自己陷入了语言编织出来的虚幻游戏。这是因为,假如说符号对应外在世界是不完全的,而演绎符号所对应的逻辑和外在世界也不完...
評分很小的时候便听过“狼孩”的故事。长大后读了此书才知道源泉在那,而且我还看到了《人猿泰山》的影子。也许这就是魅力吧。 书中没有我小时候听故事中的“道德”因子。好人不一定有好报。那一个既有“丛林法律”又尊重力量的地方。毛格利利用人的智慧与野性的力量成为丛林的主人...
評分狼孩这个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只是那时以为是现实性的,直到读到此书后才明白“真正”的狼孩还有一个,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毛格利。而本书的作者也因为这个形象和这本书得以亨誉全球,虽然文中还是有着相当的殖民色彩,但这对于小孩子们来说,作品无异是一种“天堂”。 本书...
評分对吉卜林,国内译介主要集中在这本《丛林故事》介绍他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作品有殖民主义倾向之类。见过的各种版本不少,但大都是选译之作。 这本山东友谊出版社的丛林故事,在标题中加了“吉卜林的”四个字,看起来有点怪。显然这是出版社为了销售便利,想来原书是没有这四个...
童年
评分隻記得黑豹瞭= =+還有狼爸爸狼媽媽~那隻老虎叫啥來著?忘瞭= =||
评分好多年好多年以前讀過的最印象深刻的一本童話書,有彆於《泰山》的叢林故事,很真實很豐滿,成長總是飽含淚水與痛苦,有人會離開,有人會到來,眼淚會講述很多很多
评分因為看瞭電影,把原著找來讀瞭一下,嗯,電影改編還蠻大的,而且改簡單瞭很多,裏麵的內涵都沒體現齣來呀
评分童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