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林(1865~1936)
吉卜林(1865~1936)英国小说家、诗人,190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以儿童故事和散文而闻名,代表作有儿童故事《丛林故事》、《丛林故事续篇》,游记《从大海到大海》,自传体散文《关于我本人的某些事》等。
老熊“巴鲁”,黑豹“巴赫拉”,蟒蛇“卡”,老孤狼“阿克拉”和因为身上不长毛而被叫作“小青蛙”的毛格利,只是这一系列名字是不是就让你闻到了印度丛林的味道?本书以狼孩毛格利为主线,用八个既独立成篇又相互呼应的丛林故事将人们带入奇幻而又真实动人的热带丛林。作者那细腻真挚带着些童趣的语言会让您不经意间已与毛格利一起置身于丛林之中。
在英国作家当中,也许多数人熟悉的是狄更斯、莎士比亚、王尔德、斯威夫特、简等人,但对吉卜林未必熟悉。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又译作吉普林或卢亚 吉卜林德·吉卜龄)。吉卜林的作品在20世纪初的世界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本人也在1907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第一个...
评分关于这本书的介绍很少很少,可能大家都默认为这是一本写给孩子看的书吧。迪士尼根据它改编过动画电影,也有根据这本书改编的漫画。 因为作者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读之前就会很期待。看后发现,其实是一本大人孩子都可以读的书。 1. 全新视角讲故事。 虽然书里的主角是动物...
评分打开丛林这部书(代译序) 张新颖 一九〇七年,鲁迪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到瑞典斯德哥尔摩去领诺贝尔文学奖,瑞典人看到他时,感到非常惊讶——或者也可以说,有点失望。他们看到的是一位瘦小的英国人,留着小胡子,戴着眼镜,镜片后面是一双友善的眼睛。 瑞典人本...
评分丛林法律从来就不会无缘无故地规定什么事情,它禁止任何野兽吃人,除非是他在教他的孩子们怎样捕杀猎物;即使如此,他也必须是在他自己这个群体或部落的捕猎场地之外的某地捕杀。这一规定的真实原因是:杀了人就意味着,或早或迟,会招来骑着大象、拿着猎枪的白人,还会有几百...
评分吉卜林的代表作《丛林之书》屡次重版,近期浙江文艺出版社的新版包含了1894年出版的《丛林之书》和1895年的《丛林之书二集》,并收录狼孩毛格利的结局——写于1893年的《在丛林里》,张新颖的翻译流畅好读,是一个比较好的版本。 《在丛林里》最早完成,讲述毛格利重返人类社会...
好多年好多年以前读过的最印象深刻的一本童话书,有别于《泰山》的丛林故事,很真实很丰满,成长总是饱含泪水与痛苦,有人会离开,有人会到来,眼泪会讲述很多很多
评分吉卜林,下午去看改编电影。
评分因为看了电影,把原著找来读了一下,嗯,电影改编还蛮大的,而且改简单了很多,里面的内涵都没体现出来呀
评分童年
评分只记得黑豹了= =+还有狼爸爸狼妈妈~那只老虎叫啥来着?忘了=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