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主》是王朔的中篇小说集,选入了《顽主》、《一点正经没有》、《橡皮人》、《痴人》等4篇小说。这些小说塑造了“我”、于观、马青、杨重等一系列“顽主”形象,他们是特定社会和时代的产儿,是王朔为当代文学提供的前所未见或少有的文学形象,他们像一群儿童,调皮、任性、自然、真诚。这些书里的人、情景和一些谈话是那时我经历过的,在生活中也不特别,仅仅因为我不知道更多的东西,才认为有趣,虚张声势地写下来。这些情景不在了,这些人也散了,活着的也未老先衰,我也不再那么说话和如此看待自己,所以有时我觉得自己失去了继续写作的能力。年轻的时候认为有很多重要的在前面,只要不停地奔走就能看到,走过来了发现重要的都在身后发生了,已经过去了,再往前又是一片空白。对过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也没有任何偶然,都是必须经过的,我不信一个人可以有两个以上的选择。
王朔,北京人。1958年出生。1976年中学毕业后,曾先后在海军北海舰队服役、在北京医药公司工作。1978年开始创作。曾发表了《空中小姐》、《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顽主》、《千万别把我当人》、《橡皮人》、《玩的就是心跳》、《我是你爸爸》、《看上去很美》等中、长篇小说,出版有《王朔文集》和《王朔自选集》等,曾引起轰动,一时“洛阳纸贵”。
写在前面:(一些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内容) 王朔现象 通过王朔的作品形成的文化观念,主流价值观由背后知识体系形成,但王硕会对知识分子进行调侃(“痞子精神”),对主流价值观、政治、知识分子观念进行解构(后现代主义),由此引起人文精神大讨论,体现文化多样性。 王硕...
评分第一感觉,3T公司的感觉颇像后来在《甲方乙方》出现的那家公司——专替人解闷儿,满足他人想法的荒唐地方。能够成就这样一家公司的,必然是每天上门来需求帮助的人,还有当代中国疯狂发展下普遍失信的现状。 马青、于观、杨重是主角儿,他们拥有共同的情神状态——每天无...
评分摘要: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零余者”形象是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零余者”指的是被挤出时代的没有力量把握自己命运的多余人。在中国社会剧变的80年代中后期,都市里出现新的一批“零余者”,他们身上表现了对转型期社会的无所适从,游戏人生,以戏谑的方式消解权威等。王朔...
评分“北京顽主”,他们经历了我们无法经历的残酷,也拥有我们难以拥有的激情。看完《顽主》再回过头看这句话真是不能再同意不过了。3T公司,听起来就很胡闹,就很闹着玩。可见他们遭到了多少不理解和唾沫钉子。这一路一点都不顺利,但是他们走过来了,这背后的那股子劲不可小觑,...
《橡皮人》写得不错,其他几篇都太臭贫。
评分四篇中篇,表面上嬉笑怒骂,实际上是小人物的悲哀。无论是于观他们的三T公司,还是方言搞的作家联盟,王朔试图用玩乐式的方式来潜藏这些年轻人的孤独。
评分朔爷的作品流露出一股自然地很带北京味儿的痞气,读来很有生活的味道,因而感觉很真实很有情感。
评分前面两个故事不喜欢。2013年9月下旬。所谓的帮人公司或点子公司。
评分2014.11.18 仅仅是有趣而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