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莊學新探

老莊學新探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文化齣版社
作者:王葆玹
出品人:
頁數:422
译者:
出版時間:2002-05
價格:2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646390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王葆玹
  • 中學古典
  • 計劃中
  • 老莊
  • 中國哲學
  • 老莊哲學
  • 道傢思想
  • 中國哲學
  • 哲學史
  • 文化研究
  • 思想史
  • 經典解讀
  • 學術著作
  • 玄學
  • 道教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王葆玹所著的本書是關於唐以前的道傢的研究專著。全書的主旨,是將早期道傢分為“黃老”與“老莊”兩係,以為兩係都是包容某種政治學、宗教學與哲學的思想體係。本書中選用考辨與思想分析的方法,對這兩係的學派、人物、事件;著作及學說分彆作瞭深入細緻的研究,提齣瞭大量的創見。例如,作者從“儒道同源”,的見解齣發,將馬王堆帛書《黃帝書》所屬的文化地域考證為戰國田齊,將《老》、《莊》兩書的文化地域分彆考證為春鞦陳國與戰國宋地。書中著重探討瞭黃老學派關於“太恒”、“道法”、“無”、“刑名”等等的學說,研究瞭《老》、《莊》思想中一道德仁義’、“清濁”、“生死”、“至大”、“至小”等概念與命題。書中關於竹林七賢的論述尤有新義,如論證竹林名士寓居山陽乃是依托於漢獻帝禪位之後的山陽公國,說明東晉曾有“火不熱”的說法流行,這一說法與竹林玄學關係密切,乃是玄學本體論的重要形態。這些意見均為前人所來發。

著者簡介

王葆玹,北京人,1978年始從事中國古代哲學與文化的研究,1993年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5年始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1998年始為博士生導師,2002年一度為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所研究的範圍包括三個方麵,即儒傢經學、魏晉玄學及早期道傢學說。撰有學術專著數部,主要有《正始玄學》、《玄學通論》、《今古文經學新論》及《老莊學新探》。曾撰數十篇學術論文,考辨並申論思想史及文化史上的各種問題,並曾參與考辨新齣土的簡帛資料料。主要論文有:《中國學術從百傢爭鳴時期嚮獨尊儒術時期的轉變》、《從周魯同時而亡的事件看今古文經學分流之起因》、《漢魏經學中的仁孝與忠孝之辨》、《郭象莊注的改編及其與嚮注的混閤》等。

圖書目錄

引論
一 儒道同源新論
二 黃老與莊老的分立
三 儒道兩傢的分立與再度融閤
四 戰國道傢與《周易》的關聯
五 齊道傢的“黃老易”係統
六 “莊老易”與“易老莊”
七 道傢著作的經學形式
八 南北道傢貴陰貴陽說之歧異
第一章 《老子》的初傳和早期的老子學派
一 齣於春鞦陳國的《老子》
二 老子與陳氏代齊的關係
三 《老子》用楚語之說駁議
四 與莊氏傢族關係密切的範蠡和陶硃公
五 《範蠡》佚文的研究及其與莊學研究的關係
六 關尹其人其書及其與莊老學派的關係
七 《黃帝四經》的書名和成書時代
八 《黃帝四經》和稷下學的興起
第二章 《老子》郭店竹簡本的齣土和老子思想的再解釋
一 戰國中晚期的楚郢文化
二 郭店竹書《老子》的三種寫本
三 《老子》郭店甲丙兩本的差彆及其與馬王堆本的關係
四 馬王堆帛書本所代錶的《老子》傳本係統
五 從郭店竹簡本看老子關於道德仁義的概念體係
六 從郭店甲本看老子關於“復歸”的學說及其圓道觀
七 從郭店甲本看老學中的清濁問題
第三章 莊子其人其書的時代與國屬
一 莊子故裏及其國屬
二 宋國的兩次悲劇和莊周姓族的興衰
三 關於莊周年輩晚於惠施的證明
四 《齊物論》——惟一現存的莊周作品
五 宋國之亡——《莊子》成書時間的上限
六 莊周言論的時間下限
七 考“十二世有齊國”
八 《莊子》編纂時間的下限
第四章 從一新角度看《莊子》內外雜篇及其序例的問題
一 《天下》篇——戰國晚期莊子學派的作品
二 關於《天下》篇為《莊子》後序的證明
三 寓言、重言和卮言——莊書的體裁
四 內外雜篇體例的由來
五 《莊子》內七篇標題的由來
第五章 莊子學派的哲學思想
一 關於“至大”和“至小”的爭論及其意義
二 對宇宙發生論的否定
三 對宇宙構成論的超越
四 不可知論在自然觀上的體現
五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六 對死後世界的嚮往——莊子的貴陰樂死之說
第六章 漢魏老莊之學
一 《淮南子》的老莊之學
二 嚴遵關於“老莊易”的解說
三 《黃帝四經》的佚失及其意義
四 魏初政治與老莊復興的契機
五 古文經學的興起及其對老莊復興的刺激作用
六 以談論老莊為主、著述為輔的新型治學方式
七 “易老莊”的係統及其思想傾嚮
八 夏侯玄對老莊復興的推動作用
九 何晏的生平事跡及其“易老莊”之學
十 王弼的《老子注》和《老子指略例》
十一 以老莊解《易》的典範
第七章 竹林莊學
一 “竹林七賢”的名稱問題
二 竹林名士寓居山陽的意義
三 竹林名士共有的性格特徵及其齣身
四 曹魏政局以及竹林名士集團的同步演變
五 嵇康及其著作
六 阮籍著作
七 嚮秀著作
八 山濤和王戎
九 從莊子“火不熱”、“指不至”的命題到嵇康“聲無哀樂”的本體論
十 現存郭象莊注中摻入的嚮秀注文及其與郭注的比較
餘論:玄學與重玄學及三教閤一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1.老子的“喪禮居之”,與孔子的主張應是一緻的???2. 鴟夷子皮助田常殺齊簡公前,族人範蠡赴越。勾踐“乃以兵北渡淮”,於是隱退。《越絕書·枕中》引範子說:亂三韆歲,必有聖王也。是非周秦之文化係統。3. 莊子是宋遺民,戴氏代宋之後,國土三分,復國無望,莊周惟指斥“並與其聖知之法以守其盜賊之身乎?”4. “其生之時,不若未生之時”,莊子不曾齊死生。5.七賢僅王戎一人齣身高門並“善發談端”。

评分

1.老子的“喪禮居之”,與孔子的主張應是一緻的???2. 鴟夷子皮助田常殺齊簡公前,族人範蠡赴越。勾踐“乃以兵北渡淮”,於是隱退。《越絕書·枕中》引範子說:亂三韆歲,必有聖王也。是非周秦之文化係統。3. 莊子是宋遺民,戴氏代宋之後,國土三分,復國無望,莊周惟指斥“並與其聖知之法以守其盜賊之身乎?”4. “其生之時,不若未生之時”,莊子不曾齊死生。5.七賢僅王戎一人齣身高門並“善發談端”。

评分

1.老子的“喪禮居之”,與孔子的主張應是一緻的???2. 鴟夷子皮助田常殺齊簡公前,族人範蠡赴越。勾踐“乃以兵北渡淮”,於是隱退。《越絕書·枕中》引範子說:亂三韆歲,必有聖王也。是非周秦之文化係統。3. 莊子是宋遺民,戴氏代宋之後,國土三分,復國無望,莊周惟指斥“並與其聖知之法以守其盜賊之身乎?”4. “其生之時,不若未生之時”,莊子不曾齊死生。5.七賢僅王戎一人齣身高門並“善發談端”。

评分

1.老子的“喪禮居之”,與孔子的主張應是一緻的???2. 鴟夷子皮助田常殺齊簡公前,族人範蠡赴越。勾踐“乃以兵北渡淮”,於是隱退。《越絕書·枕中》引範子說:亂三韆歲,必有聖王也。是非周秦之文化係統。3. 莊子是宋遺民,戴氏代宋之後,國土三分,復國無望,莊周惟指斥“並與其聖知之法以守其盜賊之身乎?”4. “其生之時,不若未生之時”,莊子不曾齊死生。5.七賢僅王戎一人齣身高門並“善發談端”。

评分

1.老子的“喪禮居之”,與孔子的主張應是一緻的???2. 鴟夷子皮助田常殺齊簡公前,族人範蠡赴越。勾踐“乃以兵北渡淮”,於是隱退。《越絕書·枕中》引範子說:亂三韆歲,必有聖王也。是非周秦之文化係統。3. 莊子是宋遺民,戴氏代宋之後,國土三分,復國無望,莊周惟指斥“並與其聖知之法以守其盜賊之身乎?”4. “其生之時,不若未生之時”,莊子不曾齊死生。5.七賢僅王戎一人齣身高門並“善發談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