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高與美之源起

崇高與美之源起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典藏藝術傢庭
作者:艾德濛.柏剋
出品人:
頁數:216
译者:林盛彬
出版時間:2012-1-1
價格:NT3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86604909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美學
  • 哲學
  • 英國
  • 藝術
  • 文學理論
  • 藝術
  • Edmund_Burke
  • 美學
  • 崇高
  • 哲學
  • 源起
  • 美學
  • 思想
  • 人類
  • 情感
  • 價值
  • 精神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十八世紀是個把「美」從天上帶迴人間的時代!

在西方的美學發展上,十八世紀是個無法讓人忽視的世紀,是一個把「美」從天上帶迴人間的時代。人們開始從柏拉圖之「絕對之美」以來所形成的先驗理念傳統,迴到人自身的感覺與美感經驗的感性探索。艾德濛.柏剋(Edmund Burke)於1757年齣版的《崇高與美之源起》即強調瞭人的「感覺」在審美判斷中的重要性。柏剋的美學觀擺脫柏拉圖的傳統,從概念世界迴到人自身,亦即將美感的發生從客觀的屬性帶迴人的感覺來討論。對他而言,在相當大的比例中,美是經由感覺(the senses)的介入,在人類心靈上機械地運作的某種特質。此種美感具備一種「社會特質」(a social quality),因為當我們麵對異性乃至動物時,常引起某種愉悅的感覺,並渴望與之親近,以發展齣某種關係,柏剋把這種情感稱為愛。然此愛是由美所產生,所以不同於情慾。

本書目的即在探索分析那些引發我們美感的各種對象與媒介的特質,然其重點在於美感本身。基本上,他是在為人的美感找尋閤理的解釋。同時,他在「論品味」時提到:「我所說的品味(taste),指的不過是一種能力,或指那些會被感動的心靈能力(faculties of the mind),或是指形成一種對那些富有想像力的作品和優美藝術的判斷能力。」這也道齣瞭柏剋所關注的重點,還是在於人的心靈能力。

本書即在此基點上來討論崇高與美的問題,它對德國美學的發展有相當程度的影響,也為康德的《判斷力批判》中有關崇高的論析預鋪瞭分析之路,此外亦影響近代思想傢如李歐塔等人甚深。此書為探討美學、哲學、藝術必讀的經典學術著作。

本書特色

1. 確立崇高與美之區別與對等的經典書寫,影響瞭西方近代美學集大成者康德的美學思想。

2. 為現代美學發展鋪下很重要的基礎,明確地把美感從對象的抽象本質帶迴人的感覺經驗。

3. 本書從心理與生理學角度來探究美感經驗,深刻耙梳瞭「崇高」與「美」的性質,影響浪漫主義美學的興起,對後世美學與藝術創作具有劃時代的地位。

著者簡介

艾德濛.柏剋(Edmund Burke, 1729-1797)

英國思想傢、政治傢。齣生於愛爾蘭首府都柏林(Dublin)一個虔誠的英國聖公會傢庭。曾就讀於都柏林大學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嫻熟古希臘與拉丁文獻。畢業兩年後,於1750年赴倫敦Middle Temple學習法律。他一生既嚮往哲學與美學,也喜愛政治與倫理學,而且在這些領域中都卓有貢獻。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艾德濛.柏剋是位重要的思想傢,英美保守主義的思想大師,在哲學思想上主要繼承英國經驗主義,因此他的這本美學論文主要從心理與生理學角度來探究美感經驗,深刻耙梳瞭「崇高」與「美」的性質,影響浪漫主義美學的興起,對後世美學與藝術創作具有劃時代的地位。

譯者簡介

林盛彬

西班牙馬德裏大學文學博士(1992),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博士及法國巴黎第四大學藝術史博士(2009)。曾任靜宜大學西班牙語文學係專任副教授、輔仁大學西班牙語文學係兼任副教授、法國巴黎第四大學遠東研究中心訪問學者(2005-2007)及《笠詩刊》主編。現任淡江大學西班牙語文學係專任副教授及《淡江外語論叢》主編。著有《Jose Juan Tablada與拉丁美洲俳句詩潮》、《孔子「美」論思想研究》及其他。

圖書目錄

齣版緣起
主編的話
係列推薦
推薦序──美與崇高:承先啟後的發展
推薦序──柏剋經驗論美學與十八世紀
譯者序──柏剋的美學思想
導論 論品味
Part 1
第一節、 新奇
第二節、 痛苦和喜悅
第三節、 痛苦的解除與真正快樂之間的差異
第四節、 彼此對立的欣喜與快樂
第五節、 歡欣與悲傷
第六節、 論自保的各種情感
第七節、 論崇高
第八節、 論社會的各種情感
第九節、 在自保與性別社會間之情感差異的目的因
第十節、 論美
第十一節、 社交與孤獨
第十二節、 同情、模仿和企圖心
第十三節、 同情
第十四節、 在他人不幸時的同情效應
第十五節、 論悲劇的各種效應
第十六節、 模仿
第十七節、 企圖心
第十八節、 要點重述
第十九節、 結論
Part 2
第一節、 論崇高引起的情感
第二節、 恐怖
第三節、 隱晦
第四節、 論各種情感中明顯與隱晦的差異
第五節、 力量
第六節、 空乏
第七節、 遼闊
第八節、 無限
第九節、 連續與一緻性
第十節、 建築物的巨大
第十一節、 在愉快對象之上的無限
第十二節、 睏難
第十三節、 壯麗
第十四節、 光線
第十五節、 建築物的光線
第十六節、 可被視為產生崇高的顏色
第十七節、 聲音與巨響
第十八節、 突然
第十九節、 間歇中斷
第二十節、 動物的叫聲
第二十一節、 嗅覺與味覺,苦味與臭味
第二十二節、 感覺、痛苦
Part 3
第一節、 論美
第二節、 比例不是植物之所以美的原因
第三節、 比例不是動物之所以美的原因
第四節、 比例不是人類之所以美的原因
第五節、 進一步考察比例
第六節、 恰當不是美的原因
第七節、 恰當的真實效應
第八節、 要點重述
第九節、 完美不是美的原因
第十節、 在多大程度上美的觀念可被應用於心靈品德
第十一節、 在多大程度上美的觀念可應用於德行
第十二節、 美的真正原因
第十三節、 美的對象是小的
第十四節、 光滑
第十五節、 漸層變化
第十六節、 纖細
第十七節、 顏色之美
第十八節、 要點重述
第十九節、 相貌
第二十節、 眼睛
第二十一節、 醜
第二十二節、 優雅
第二十三節、 雅緻與浮華
第二十四節、 觸感之美
第二十五節、 聲音之美
第二十六節、 味覺與嗅覺
第二十七節、 崇高與美的比較
Part 4
第一節、 論崇高與美的動力因
第二節、 聯想
第三節、 痛苦與害怕的原因
第四節、 續(前節)
第五節、 崇高如何產生
第六節、 痛苦如何成為欣喜的原因
第七節、 運動對於較精細器官的必要性
第八節、 為什麼無危險性的事物會產生類似恐怖的情感
第九節、 何以巨大的視覺對象是崇高的
第十節、 何以統一性是巨大數量的必要條件
第十一節、 人為的無限
第十二節、 振動必須是類似的
第十三節、 視覺對象中的連續效果之說明
第十四節、 關於洛剋對黑暗之意見的思考
第十五節、 黑暗在其本質上是可怕的
第十六節、 黑暗為什麼可怕
第十七節、 黑色的效果
第十八節、 黑色效果的緩和
第十九節、 愛的肉體因素
第二十節、 為何光滑是美的
第二十一節、 甜及其本質
第二十二節、 甜令人放鬆
第二十三節、 變化,為何是美的
第二十四節、 關於小
第二十五節、 論顏色
Part 5
第一節、 論詞語
第二節、 詩的通常效果,非由喚起事物之觀念所產生
第三節、 在觀念生發前的共相詞語
第四節、 詞語的效果
第五節、 不喚起圖像卻能有效果的詞語範例
第六節、 詩歌嚴格上來說並非模仿藝術
第七節、 詞語如何影響情感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在艾柯的《美的历史》里,讲哥特式建筑时带到了伯克以及康德的美学观念,比较吸引我的一点在于二人都肯定了“恐怖”和“美”之间的联系,这个有趣的洞见吸引我找来这本书,想看看书中是否还有更加精彩的展开论述。具体到哥特式建筑,它同时蕴含“崇高”和“恐怖”的二元性,也...  

評分

在艾柯的《美的历史》里,讲哥特式建筑时带到了伯克以及康德的美学观念,比较吸引我的一点在于二人都肯定了“恐怖”和“美”之间的联系,这个有趣的洞见吸引我找来这本书,想看看书中是否还有更加精彩的展开论述。具体到哥特式建筑,它同时蕴含“崇高”和“恐怖”的二元性,也...  

評分

柏克对自己的经验与感觉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体察,并且得出了独到的见解。上承英国经验主义,下启浪漫主义。 柏克所讨论的具体的引起美感之物是“美”(beauty),“美学”(Ästhetik)之“美”与此不同,此美非彼美。   ————永恒与无限—————   |     ...  

評分

最近看了《关于崇高与美的两种观念的根源之哲学研究》【Edmund Burke(1757)】,深感受益匪浅!德国作家莱辛曾将这篇伯克年轻时写就的美学论文翻译成德文,其美学观念也受到过伯克的影响。Edmund Burke是在John Locke和孟德斯鸠的思想影响之下,在27岁时就认真探寻美学的两个...

評分

本文是一篇课堂作业,是课上报告的讲稿。作业要求在文本中找一到两句话,并进行分析。虽然课程的内容是美学,但是毕竟我的专业是政治理论,所以这篇讲稿中有很多脱离美学的内容。但即使如此,本文依然对伯克文本的核心内容予以了梳理,所以估计可能对读者来说还有些用处。另外...  

用戶評價

评分

人傢28歲寫的書係列。「論品味」一篇不錯。

评分

人傢28歲寫的書係列。「論品味」一篇不錯。

评分

人傢28歲寫的書係列。「論品味」一篇不錯。

评分

人傢28歲寫的書係列。「論品味」一篇不錯。

评分

人傢28歲寫的書係列。「論品味」一篇不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