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全集 第七卷

王小波全集 第七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王小波
出品人:
页数:223
译者:
出版时间:2012-8
价格:24.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24715
丛书系列:王小波全集(凤凰壹力2012版)
图书标签:
  • 王小波
  • 杂文
  • 中国文学
  • 社会、文化、随笔
  • 中国
  • 随笔
  • 散文随笔
  • 文学
  • 王小波
  • 全集
  • 文学
  • 随笔
  • 杂文
  • 幽默
  • 讽刺
  • 思想
  • 自由
  • 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王小波全集(第7卷)杂文:沉默的大多数》作者在该作品中倾注了其对中国民众命运的关注,以反讽和幽默的手法直面生活,从一个轻松的角度来解构身边复杂的事态。

作者简介

王小波,当代著名学者、作家。1952年出生于北京,1969年到云南插队,后来在山东转插,做过民办教师。1974年以后在北京街道当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读本科,1986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获文科硕士学位,1988年回国,曾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辞职,成为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

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等,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并且荣膺1997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入围作品,使王小波成为在国际电影节为中国取得最佳编剧奖的第一人。

目录信息

沉默的大多数
思维的乐趣
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
知识分子的不幸
花剌子模信使问题
积极的结论
跳出手掌心
道德堕落与知识分子
论战与道德
道德保守主义及其他
我看文化热
文化之争
“行货感”与文化相对主义
王朔的作品
极端体验
洋鬼子与辜鸿铭
我看国学
智慧与国学
理想国与哲人王
救世情节与白日梦
百姓?洋人?官
警惕狭隘民族主义的蛊惑宣传
对中国文化的布罗代尔式考证
人性的逆转
弗洛伊德和受虐狂
有关天圆地方
优越感种种
东西方快乐观区别之我见
肚子里的战争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椰子树与平等
思想和害臊
体验生活
皇帝做习题
拒绝恭维
关于崇高
谦卑学习班
荷兰牧场与父老乡亲
京片子与民族自信心
高考经历
盛装舞步
有关“错误的故事”
迷信与邪门书
科学与邪道
科学的美好
生命科学与骗术
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
对待知识的态度
有与无
虚伪与毫不利己
诚实与浮嚣
不新的《万历十五年》
《代价论》、乌托邦与圣贤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掩卷:《鱼王》读后
萧伯纳的《巴巴拉少校》
《私人生活》与女性文学
从《赤彤丹朱》想到的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王小波生前最后一封电子邮件是发给在美国的刘晓阳的,内容是告诉他自己要出一本杂文集,他在邮件中写道:“我正在出一本杂文集,名为《沉默的大多数》。大体意思是说:自从我辈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  

评分

王小波老师1995年发表的文章《花刺子模信使问题》里说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中亚古国花刺子模有个古怪的风俗,凡是给君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就会得到提升。给群王带来坏消息的人则会被送去喂老虎。于是将帅出征在外,凡麾下将士有功,就派他们给君王送好消息,以使他们得到提升...  

评分

王小波说: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不幸就是有些人完全拒绝新奇。整本书看下来你会发现王小波不少想法都有点偏激,但都非常新奇,你没在别的地方看到过类似的想法,语言也没这么犀利。他的想法能激发你新的思考,很有启发性。 看书途中我做了不少笔记,发现王小波很敢...  

评分

王小波生前最后一封电子邮件是发给在美国的刘晓阳的,内容是告诉他自己要出一本杂文集,他在邮件中写道:“我正在出一本杂文集,名为《沉默的大多数》。大体意思是说:自从我辈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  

评分

王小波老师1995年发表的文章《花刺子模信使问题》里说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中亚古国花刺子模有个古怪的风俗,凡是给君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就会得到提升。给群王带来坏消息的人则会被送去喂老虎。于是将帅出征在外,凡麾下将士有功,就派他们给君王送好消息,以使他们得到提升...  

用户评价

评分

把单篇文章拿出来都能读得很有趣,诚如王小波自述的黑色幽默,肯定能看到笑点,也能感受到时刻提醒自我理性的辛辣讽刺。云南插队的经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而借由文字驳斥撒癔症有痰气的迷信,提倡科学理性的立场尤其鲜明,这是我推崇的。 只一点不解,几乎每次引观点论述时必要提及「罗素说」,而反面观点都是来自孔孟程朱,尤其是孟夫子中枪无数。看起来有种从一个极端蹦到另一个极端的担忧。毕竟那几位老先生传道立书时不知被后世用作他途,更何况一些真性情的偏激,全盘批判恐是不妥。 读了末了几篇小波写的书评,多是挑毛病为主,尽管找词回拉赞扬,但语气该不会去。由是,我也有了足够底气来挑挑骨头。

评分

我发现我对文学一点点兴趣都没有,哪怕是几乎都跟文学没有关系的杂文随笔之类。我没觉得作者深刻犀利幽默,只看见对自己理性的不理性的鼓吹。

评分

很多故事都很逗,喜欢他的风格。一同事问我,你才开始看王小波啊?我羞愧得很。其实看王小波还是因为李银河,这一想,更羞愧了。

评分

可爱的老头纸~酸酸样~~~啧啧~

评分

读过之后,我见“生活”二字,总是带着些戏谑瞪着我。 好的作品总能经得起时间的沉淀,十多年过去了,世情并无多大变化,反倒衬托得本作越发的振聋发聩,对王小波是种荣耀,对于我等却是种悲哀。 是的,并不深奥的常识,居然要反复强调,却仍然得不到普及,可能我们根本就是生活在一个魔幻现实主义的故事里面吧。 这本书不可能只读一次,它可以教会你很多,其中沉默,大抵就是揣着聪明,瞪大着眼睛,装糊涂。也许就如小波所说,人不能总这样一本正经,偶尔看看别人扯淡,也是一种调剂。 当然,他不是在扯淡。 而此刻说着这些的我,正在KTV里努力开心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