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里除了文化杂文,还有给其他书写的序言与跋语。这些序言与跋语也表明了我的一些态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轻松的随笔。不管什么书,我都不希望它太严肃,这一本也不例外。——王小波
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
王小波的作品一直盛行不衰,使我感到欣慰。有一次,作家孙郁先生对我说,他在北京四中读书的女儿非常喜欢读王小波的作品,她的同学们也喜欢。一个作家的作品能够让毫无相同生活经历的年轻一代喜欢,首先证明他的作品中有一些能够超越时间的东西。而这就是所谓“永恒的主题”,如爱和美。王小波的小说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创造出属于他的美,这美就像一束强光,刺穿了时间的阻隔,启迪了一代又一代刚刚开始识字读书的青年的心灵。
其次,这个现象也表明,王小波批评的对象有些还活得好好的。当初,王小波的作品刚面世时,我就听到这样的说法:他说出了我们想说的话。而到今天,这些话语、这些思想仍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我们从王小波的长盛不衰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中国,自由主义理念的传播还任重而道远。
王小波所虚构的艺术之美,以及他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批评所传播的自由主义理念,已经在这个世界的文化和思想宝库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虽然并没有一个像诺贝尔文学奖之类的证书来印证这一点,但是,我相信,时间就是他作品价值的证书。—— 李银河 2006年1月16日
王小波 (1952年5月13日-1997年4月11日),北京人,作家。年轻时在云南农场作过知青,插过队,作过工人、老师。1978年至198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1984年前往美国留学。1988年获匹兹堡大学硕士学位。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1992年后开始成为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11日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于北京。
王小波在白话文叙述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写作小说的同时他也创作过一些杂文与随笔文章。并且很多人都是由于精彩而睿智的杂文作品接触和认识到王小波。王小波的东西方生活与求学经历,使他成为一个富有自由人文精神和独立知识分子品格的写作者。
在他的作品中,贯穿着其特有的黑色幽默,这些也表明了王小波对于生命和生活的态度。王小波的一系列小说都以自己所经历过的生活作为蓝本,如下放到云南的知识青年,在某个医院或高等专科学校从事技术工种的工程师等等,作品的年代背景也与王小波的生活与成长时期相重叠,在这些作品中,他刻画了这样一种现实:“我看到一个无智的世界,但是智慧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个无性的世界,但是性爱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个无趣的世界,但是有趣在混沌中存在”。
从杂文作品中看,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对他思想影响很深,他推崇和提倡科学与理性,并且认为人的生活应该追求未知,他反对进行思想禁锢,主张人们思维应该保持多样化,使生活变得有意思有趣,去热爱智慧。 他的作品在他身后盛行于世,影响了众多青年,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大学生,他们至今还会常常引用王小波作品中的文字,来表明自己的激昂和犀利。其曾编写过电影剧本《东宫西宫》,并由此获得了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
有人欣赏他杂文的讥诮反讽,有人享受他小说的天马行空,有人赞扬他激情浪漫,有人仰慕他特立独行。但他只是在自己留下的《沉默地大多数》扉页上写道: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
评分他曾经在《2015》中写过“今年是2015年,我是一个作家。我还在思考艺术的真谛”。可是今年还只是2007年,他就已经走了十年了。十年之前他给中国文学界带来巨大冲击,十年之后的今天呢? 忘了什么时候开始看他的文章了,只是还记得我开始向崇拜鲁迅一样崇拜他是几年前...
评分朋友说,她看了《黄金时代》没感觉这小说好在哪里。我告诉她这是王小波最好的一部作品,她表示很不解。她问,这部小说好在哪里,表达了什么意义了吗?我说你不觉得很有幽默感吗?她说幽默感只是一种手法,哪能说明他的内容呢。 在大学时代,我一度迷恋王小波和王...
评分【小波语摘】 对一位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精英更为重要。我认为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当然我不想把这个标准推荐给别人,但我认为,聪明、达观、多知的人,比之别样的人更堪信任。 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
评分初读王小波 前段时间在媒体的影响下,在周围读书朋友的口耳相传下,一时冲动便想通读其作(本人有此怪癖,对某作者感2兴趣,一冲动就想读他的书,一读书就想一网打尽,一本不放。比如对林达的书,但读了2本代表作之后再读就感觉如食鸡肋了),于是查了图书馆他所有的书书号,以...
一个特立独行的作家
评分说了点实话
评分早起重读王小波的杂文随笔,发现他写文章也是随性,好坏都有。不过,一个思想这么开化的直男真的很难得了,喜欢杜拉斯喜欢卡尔维诺。
评分感觉有些高估。是“我”把他捧上了神坛,作者并无此意,因为这太无趣没意思了。
评分早起重读王小波的杂文随笔,发现他写文章也是随性,好坏都有。不过,一个思想这么开化的直男真的很难得了,喜欢杜拉斯喜欢卡尔维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