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舊事

北大舊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陳平原
出品人:
頁數:575
译者:
出版時間:1998-01
價格:27.5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8010452
叢書系列:燕園記憶
圖書標籤:
  • 陳平原
  • 北大
  • 迴憶錄
  • 北大校史
  • 曆史
  • 北京大學
  • 北大舊事
  • 文學
  • 北大
  • 舊事
  • 曆史
  • 人物
  • 校園
  • 迴憶
  • 文脈
  • 學術
  • 往事
  • 人文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望得見皇城的地方念書,形成何種心理期待,似乎不言而喻。即便帝製已經取消,高高聳立的皇宮,依然是某種文化符號。每天閱讀此符號,不可能完全熟視無睹。或者欣賞,或者厭惡,但有一點,皇宮所包含的“政治”、“權力”、“中心”等意味,很容易感染閱讀者。北大師生之故意不提紫禁城,不等於毫無這種心理積澱。每迴學生示威遊行,都要在天安門前演講,當然不隻是因那裏地方寬敞。進入民國以後,“天安門”作為政治符號,取代瞭“紫禁城”的地位;更因其具有某種開放性,兼有“公共空間”與“權力象徵”的雙重意義,成為政府與民間共同注目的焦點。從北大民主廣場到天安門城樓,這距離未免太近瞭。當初清政府籌建京師大學堂時,若把校址設在山清水秀、遠離權力中心的郊區,學生們的政治意識是否會有所減弱,這是個很有趣的話題。

北大學生自認繼承太學傳統,以天下興亡為己任,這種信念之確立,早在五四運動以前。1903年的拒俄運動中,北大學生集會抗議,慷慨激昂,錶示“要學古代太學生一樣,‘伏闕上書’”。在這“北大學生爭取自由的第一幕”中(俞同奎《四十六年前我考進母校的經驗》),雖有“伏闕上書”的動議,但其讀禁書,喜演講,發通電,以及事後有人走嚮社會,組織武裝等,均非漢宋太學生所能想象。而五四以後的學生運動,往往有政黨的直接領導,成為改朝換代的重要工具。也就是說,所謂太學傳統,主要取其政治意識;至於實際運作,早已鬥轉星移。

將學校作為黨爭的基地,其間利弊得失,黃宗羲、章太炎的意見截然相反,值得三思。這裏不想詳細討論學潮的功過,而是藉政府對待學潮的態度,窺探現代中國政治的演進。藉用謝興堯的話來說,便是“紅樓一角,實有關中國之政治與文化”(《紅樓一角》)。

在“第一幕”中,京師大學堂的學生爭到瞭馬上選派齣國留學的權利。此後,讀書人地位急劇下降,政府態度也日益強硬。1919年的五四運動,隻是以火燒趙傢樓的罪名,把若乾學生抓起來,可見政府對輿論尚有忌諱。到瞭1926年的三一八慘案,那可就是公開的屠殺瞭。周作人將後兩個事件,作為現代中國政治的象徵:五四代錶知識階級的崛起,三一八象徵政府的反攻。“在三一八那年之前,學生與教授在社會上似乎保有一種權威和地位,雖然政府討厭他們,但不敢輕易動手”;此後可就大不一樣瞭,以北大教授李守常、高仁山慘遭殺害為標誌,政府決定采取強硬立場,以極端手段解決學潮(《紅樓內外》)。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老北大的故事(代序)
校史拾零
北京大學最早期的迴憶
記優級師範館
京師大學堂師範館
四十六年前我考進母校的經驗
記譯學館
八年迴想
我在北京大學的經曆
蔡先生任北大校長對近代中國發生
的巨大影響
五四運動與北京大學
迴憶“五四”
北京大學和學生運動
擾攘不安的歲月
五四以後之北大世界語宣傳運動
七年北大
三一八慘案中的北大學生
北京大學的復校運動
記憶殘片
――憶‘一二九”時的北大
七七事變後北大的殘局
我在北大
我和北大
迴想北大當年
北京大學預科
我在北京大學當學生的時候
五四運動前後的北京大學
從“五四運動”到“六三索薪
北大六年瑣憶
“五四”雜憶
“但開風氣不為師’
――記我在北大受到的教育
迴憶我在北大的一段學生生活
我的大學生涯
一點經曆・一點希望
末班車
紅樓掌故
北京大學五十周年
我觀北大
北大和北大人
記北京大學的教授
漢花園的冷靜
沙灘上的駱駝
不是萬花筒
馬神廟的塑像
自由之神
理想中的北京大學
北大與北大人
蔣夢麟先生
鬍適先生
錢穆先生
陳垣先生
“北大老”
沙灘
“拉丁區”與“偷聽生’
“凶”“鬆’“空”三部麯


課程與圖書
紅樓一角
紅樓內外
卯字號的名人
三瀋二馬
紅樓點滴
記北京大學的圖書館
北大圖書館
我與北大圖書館的關係
鬆公府舊北大圖書館雜憶
北大憶舊
六十年前我在北大的幾點迴憶
讀書有味聊忘老
北大教授剪影
外景素描
北京大學素描
北大外景速寫
沙灘馬神廟
――老北大迴憶之一
憶沙灘
老北大
紅樓
府院留痕
北大區裏的小飯鋪
沙灘的住
沙灘的吃
名人菜
“北大河”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中国的现代大学究竟是不是古时太学的余绪?赞成或反对都有一套道理说,陈平原先生《老北大的故事》一文分疏得明白。不管怎样,同是国家最高学府,比较一下“太学”与“老北大”的自由程度,还是一件蛮有意思的事。 以前太学的学规自然也是宽严不等。像晚清时“国子监学堂”...

評分

中国的现代大学究竟是不是古时太学的余绪?赞成或反对都有一套道理说,陈平原先生《老北大的故事》一文分疏得明白。不管怎样,同是国家最高学府,比较一下“太学”与“老北大”的自由程度,还是一件蛮有意思的事。 以前太学的学规自然也是宽严不等。像晚清时“国子监学堂”...

評分

中国的现代大学究竟是不是古时太学的余绪?赞成或反对都有一套道理说,陈平原先生《老北大的故事》一文分疏得明白。不管怎样,同是国家最高学府,比较一下“太学”与“老北大”的自由程度,还是一件蛮有意思的事。 以前太学的学规自然也是宽严不等。像晚清时“国子监学堂”...

評分

中国的现代大学究竟是不是古时太学的余绪?赞成或反对都有一套道理说,陈平原先生《老北大的故事》一文分疏得明白。不管怎样,同是国家最高学府,比较一下“太学”与“老北大”的自由程度,还是一件蛮有意思的事。 以前太学的学规自然也是宽严不等。像晚清时“国子监学堂”...

評分

《北大旧事》是陈平原、夏晓虹夫妇于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编订出版的一部校史资料集。虽说是一本七八年前出版的老书,但是我从不同时代各色人物的回忆和追述中,淘沥出不少关于胡适先生生平的资料,对于很多不切实的传闻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去伪存真,集合这几年所读过的...  

用戶評價

评分

雖。不怎麼喜歡陳平原 但這本書讓我迷上辜鴻銘

评分

P大點事,似乎還買過,畢業時候扔的吧?

评分

挺有趣的,讀起來挺開心。

评分

隨意翻過,印象最深的是不同的作者對當年的人物看法非常不同,有時甚至完全相反。書中如實選取,難能可貴。

评分

算是重讀瞭,開始看齣材料間的縫隙。07年生日那天終於在博師買到一本,真是好禮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