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

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张步洲
出品人:
页数:343
译者:
出版时间:1996-09
价格:16.9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0622826
丛书系列: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文化随笔大系
图书标签:
  • 陈寅恪
  • 历史
  • 随笔
  • 陈寅恪 学术
  • 文化
  • 文学
  •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文化随笔大系
  • 齐·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文化随笔大系
  • 陈寅恪
  • 学术史
  • 文化史
  • 随笔
  • 史学
  • 中国思想史
  • 近现代史
  • 学术研究
  • 文化批评
  • 陈寅恪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陈寅恪(18901969),湖

南长沙人。中国当代著名史学

家。出生于湖南长沙,后移居

江苏南京。六岁时入私塾,十

三岁即随兄赴日本留学,后又

分别入吴淞复旦公学、德国柏

林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美国

哈佛大学等。回国后历任清华

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燕

京大学教授。五十岁时被聘为

英国牛津大学教授、英国皇

家学会研究员。著有《隋唐制

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

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

《柳如是别传》、《论再生缘》等。

作者简介

陈寅恪(18901969),湖南长沙人。中国当代著名史学家。出生于湖南长沙,后移居江苏南京。六岁时入私塾,十三岁即随兄赴日本留学,后又分别入吴淞复旦公学、德国柏林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等。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燕京大学教授。五十岁时被聘为英国牛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论再生缘》等。

目录信息

总序/王岳川
第一编 心志术业篇
王观堂先生挽词序
《王静安先生遗书》序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
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序
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序
附:致陈垣的两封信
陈垣《敦煌劫余录》序
杨树达《〈论语〉疏证》序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续稿》序
刘叔雅《〈庄子〉补正》序
朱延丰《突厥通考》序
陈述《〈辽史〉补注》序
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
俞曲园先生《病中呓语》跋
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
读吴其昌撰《梁启超传》书后
赠蒋秉南序
第二编 通解通识篇
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
撰〈四本论〉始毕》条后
述东晋王导之功业
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节录)
崔浩与寇谦之(节录)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节录)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节录)
论韩愈(节录)
东晋南朝之吴语
第三编 文史互证篇
论《再生缘》(节录)
元白诗笺证稿(第四章:艳诗及悼亡诗
附:读《莺莺传》)
读《哀江南赋》
柳如是别传缘起
书杜少陵《哀王孙》诗后
庾信《哀江南赋》与杜甫《咏怀古迹》诗
《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
敦煌本《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演义》跋
忏悔灭罪《金光明经・冥报传》跋
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
附录
《雨僧日记》:一九一九年十二月十四日
记陈寅恪论中、西、印文化
寒柳堂记梦未定稿(节录)
陈寅恪年谱简编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看看随笔收获已经很大.主要收了一些自己和朋友的大部头的序言评介之类的文章,也正因为是这类文章,所以比较通俗地表露了作者的观点和思考路径.几年前刚读过作者的最后20年那本很火的书之后买来读的,可以略微一窥其治学方法,在诸多地方有被一语点醒之感.

评分

看看随笔收获已经很大.主要收了一些自己和朋友的大部头的序言评介之类的文章,也正因为是这类文章,所以比较通俗地表露了作者的观点和思考路径.几年前刚读过作者的最后20年那本很火的书之后买来读的,可以略微一窥其治学方法,在诸多地方有被一语点醒之感.

评分

看看随笔收获已经很大.主要收了一些自己和朋友的大部头的序言评介之类的文章,也正因为是这类文章,所以比较通俗地表露了作者的观点和思考路径.几年前刚读过作者的最后20年那本很火的书之后买来读的,可以略微一窥其治学方法,在诸多地方有被一语点醒之感.

评分

看看随笔收获已经很大.主要收了一些自己和朋友的大部头的序言评介之类的文章,也正因为是这类文章,所以比较通俗地表露了作者的观点和思考路径.几年前刚读过作者的最后20年那本很火的书之后买来读的,可以略微一窥其治学方法,在诸多地方有被一语点醒之感.

评分

看看随笔收获已经很大.主要收了一些自己和朋友的大部头的序言评介之类的文章,也正因为是这类文章,所以比较通俗地表露了作者的观点和思考路径.几年前刚读过作者的最后20年那本很火的书之后买来读的,可以略微一窥其治学方法,在诸多地方有被一语点醒之感.

用户评价

评分

简体字 后被禁了

评分

几篇

评分

我对繁简无所谓,但近来觉得读横排比竖排能有整体印象,就净找横排的读,终于被我找到一本,O(∩_∩)O哈哈哈~编者很用心,基本重要的文章、段落,都选了,可以看出来一个概貌。每篇之前还有小引,摘取警句和结论,很方便。中古那段依旧看不出门道。第一编的序文、哀辞之类,也觉得有难以理解的地方,比如说论王国维,一处说是殉文化,一处又说是独立精神,自由思想,难道三纲六纪和后者等同?又比如论陈端生,又说不为三纲六纪所束缚,不知所指。吴宓日记一节讲宋明儒实则佛之义理,也难以明了。觉得相对于这些宏观判断,也许更精彩的是穿透史料的能力,能透过一层,把支离破碎的史实组织起来,一下子击中要害。

评分

算是先生的零碎心得,时有词句使人恍然

评分

那年第一次深刻了解陈寅恪先生,群书之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