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宗三学术思想评传

牟宗三学术思想评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作者:颜炳罡
出品人:
页数:322
译者:
出版时间:1998-11
价格:2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1315031
丛书系列:二十世纪中国著名学者传记丛书
图书标签:
  • 牟宗三
  • 哲学
  • 评传
  • 现代新儒家
  • 新儒家
  • 工具书
  • 中国哲学
  • 2018
  • 牟宗三
  • 新儒家
  • 学术史
  • 哲学史
  • 中国哲学
  • 思想史
  • 文化研究
  • 近现代思想
  • 人物传记
  • 学术著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除引言、附录外,通过求学读书研易、困顿的生活与架构的思辨、“人文友会”的创设与“新外王”的理论探索、儒释道三教义理之疏释、港台讲学与中国哲学的重建、一代大哲的历史定位等六个章节的撰写,充分展示了牟宗三的学术交往与思想渊源及其著作在哲学史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目 录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概论(代序言)
导 言
第一章 求学读书研易
一 混沌岁月
二 北上求学
三 初遇熊十力
四 完成易学论著
第二章 困顿的生活与架构的思辨
一 与梁漱溟先生的交往
二 困顿的岁月
二 写《逻辑典范》
四 智穷见德― 架构思辨之极致
第三章“人文友会”的创设与“新外王”的理论探索
一 “人文友会”的师长
二 中国文化本质特征之省察
(一)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生命的学问
(二)中国文化是“综和的尽理之精神”下的文化
系统
西方文化是“分解的尽理之精神”下的文化
系统
(二)以气尽理 西方文化周期断灭论所依据的
原则
以理生气――中国文化所以悠久之超越
原则
(四)中国文化的生命特征――理性之运用表现
西方文化的生命特征――理性之架构表现
(五)中国政治思想展开的理路――理性之内容表现
西方政治思想展开的理路――理性之外延表现
三 中国文化未出现近代民主与科学之故
(一)“有治道而无政道”的政治困局
(二)中国未出现民主政治的现实与本质因缘
(三)中国未出现科学之故
四 本内圣之学如何开出“新外王”
――“良知自我坎陷”说的意义
(一)“良知自我坎陷”说的提出
(二)道德理性之自我坎陷
――开显民主与科学
(三)“良知自我坎陷”说的意义
五 内圣外王的新建构
――兼论儒学第三期发展说
(一)儒学第三期发展说的提出
(二)道统 学统 政统之三统并建
(三)“三统”说之衡定
第四章 靠背垅道旧舍的灯火与儒释道三教义理之疏释
一 靠背垅道旧舍的著述生活
二 生命学问的显豁――论原始儒学
(一)仁智合一文化的自觉反省――孔子
(二)道德主体的挺立――孟子
(三)知性主体的彰著――荀子
(四)理性之超越表现――董仲舒
三 母道与自由――论玄学与老庄
(一)天地之逸气 人间之弃才
――名士风格与类型
(二)化质实为虚灵 变气化为玄理
―― 王弼之易学革命
(三)莫逆于心 独发玄宗
――王弼之注老
(四)迹本圆融 振起玄风
――向郭之注庄
(五)放任旷达 深沉睿智
――阮籍、嵇康之名理
(六)“实有形态”与“主观形态”
――老庄之异同
(七)自由与道德
―― 自然与名教之争
四 圆教的判释
――佛教哲学终极意义的省察
(一)佛学之基本问题:佛性与般若
(二)唯识学在中国之发展
(三)别教一乘圆教――论华严宗
(四)同教一乘圆教――论天台宗
(五)消融天台与华严 重判东流一代佛教
五 心体与性体
――宋明儒学三系之鉴别与义理之演进
(一)宋明儒学之定性与定位
――道德的形上学之完成
(二)宋明儒学作为“新儒学”之新的意义
(三)宋明儒学三系之鉴别
(四)宋明儒学义理之进展
第五章 港台讲学与中国哲学的重建
一 说法第一的大师
二 道德的形上学之完成
(一)道德的形上学之建立
(二)无执的存有论
――真正的“道德的形上学”
(三)知体明觉之自我坎陷
――开出执的存有论
(四)执的存有论
――科学知识的哲学基础
三 圆教与圆善
―― 德福一致如何实现
(一)由无执的存有论到圆教论
(二)哲学是实践的智慧学
(三)孟子:天爵与人爵之间题即德福之问题
(四)康德不能解决德福问题之故
(五)德福一致之根据在于无限智心
(六)儒佛道三家:圆教成而圆善明
四 真善美之圆成
第六章 一代大哲的历史定位
一 哲人其萎乎
二 当代新儒学的集大成者
三 中国传统哲学在当代自我有机展开的最大慧果
四 二十世纪的文化巨擘
附 录
牟宗三学术年表
牟宗三学术思想研究的主要论著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学思年谱,还不错。。。

评分

该书将牟老先生的一生经历及主要学术思想梳理得非常清晰!近代儒学所面临的问题,亦如宋明时期应对佛老两家岌岌可危的状况,不过忧患变成了西学的冲击。北宋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绝学”一词深切地道出了儒学岌岌可危的现状。问题在于你是否有这样的悲切地“痛感”阿!牟老先生“反省中国之文化生命,以开中国哲学之途径”,不愧为一代大儒!

评分

该书将牟老先生的一生经历及主要学术思想梳理得非常清晰!近代儒学所面临的问题,亦如宋明时期应对佛老两家岌岌可危的状况,不过忧患变成了西学的冲击。北宋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绝学”一词深切地道出了儒学岌岌可危的现状。问题在于你是否有这样的悲切地“痛感”阿!牟老先生“反省中国之文化生命,以开中国哲学之途径”,不愧为一代大儒!

评分

学思年谱,还不错。。。

评分

该书将牟老先生的一生经历及主要学术思想梳理得非常清晰!近代儒学所面临的问题,亦如宋明时期应对佛老两家岌岌可危的状况,不过忧患变成了西学的冲击。北宋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绝学”一词深切地道出了儒学岌岌可危的现状。问题在于你是否有这样的悲切地“痛感”阿!牟老先生“反省中国之文化生命,以开中国哲学之途径”,不愧为一代大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