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天知命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
下来这一个小段说,《易经》这个法则与天地相似。天地就是宇宙、太阳、月亮的运行,有一个固定的法则,不能变。春、夏、秋、冬、白昼、夜晚、南极、北极,一切变化的法则都是固定的。而《易经》学问的原则也相似,真理的准确同宇宙的法则一样的固定,所以人类提出来的任何学问,都不能违反《易经》所提出来的法则,超不出《易经》的范围,不管人类任何学问,人类如何伟大。比如人类今日到达了月球,也只到达了月球,并没有超出宇宙,月球、太阳,都在宇宙的范围之内,而《易经》的学问,就有宇宙这样伟大,所以,没有办法违背。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这里说了,为什么我们要懂得《易经》这个学问?因为懂了以后,才能“知周万物”。知即智――智慧充满了,对万事万物的大原理无有不懂,然后“道济天下”,做人也好,做事也好,做官也好,随便做哪一行职业,都可以达到救世救人的目的,因此不会有错误了。在《论语》上看到孔子的感叹,他在四十九、五十岁的时候,才开始读《易经》,而说“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假如上天多给我活长久一点去学《易经》,可能达到没有错误。故以他的立场来说,人生的修养必须要学《易经》,才能智慧周乎万物,不致发生错误,也和无违的道理一样。如果欲济世救人,就要很大的学问,大学问的原则,就在《易经》,懂了《易经》才能济世救人,因为任何学问,没有超过《易经》的。
“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
旁行是什么?研究易数时说过,就是旁通,也是错综复杂的“错卦”,如乾卦的三交动了,就会成天泽履卦,等于大家坐在这里,只要其中任何一个人动了,都会影响每一个人互相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旁通,也是旁行。宇宙万事万物,不能永恒不变的,有纵的关系,还有横的关系,但旁行不流,流是散的意思。它是有规律的,不会散开,能旁行不流,对人生的生命非常清楚。乐天知命,知道自己,也知道天命,永远是乐观的人生。我曾告诉佛教界的人,一切宗教都是悲观的,尤其佛家的大慈大悲是讲悲的,只有中国儒家讲乐。像《论语》上几乎没有悲字,都是乐。有一本明朝的笔记,曾经统计过《论语》上都是乐字,而不谈悲,这也是中国文化不同的地方。谈生命只谈生的这一头,不谈死的那一头。人多半是悲观的,本来生命是很可怜的,以另一个角度看是很令人悲观,但以《易经》的角度看生命,是乐天知命,很乐观的,没有忧愁。所以人欲达到真正的乐观,只有从观念中懂了《易经》的法则。
《易经》,对于东方文明,可算源头,诸子百家都与其有不解因缘。《希腊神话》,对于西方文明,也可算源头,西方的宗教、哲学、艺术和科学都能与其扯上关系。如果把两本书放在一起读,这六十四卦像和形形色色的神,似乎又有似存相识的感觉。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原本是一,还是将...
评分这则书评不好写。 不晓该朝哪个方向走,随意写写,不讲究太多思路了。 对于中国古典文化,最近开始补习起来,周易本不是在所想列表,长期来一直以为这些都是些迷信东东,要不是因为朋友开了一个易经小讲座,我临时抓起《易经杂说》看了两周,才道真正迷信的是我自己,迷信于那...
评分其实这个书作为易经入门科普读物还是相当不错的, 这个书深入浅出, 非查值得一读, 但是我觉得南先生在书里动辄说此书为最高智慧, 我对这点实在还是有所保留
评分这则书评不好写。 不晓该朝哪个方向走,随意写写,不讲究太多思路了。 对于中国古典文化,最近开始补习起来,周易本不是在所想列表,长期来一直以为这些都是些迷信东东,要不是因为朋友开了一个易经小讲座,我临时抓起《易经杂说》看了两周,才道真正迷信的是我自己,迷信于那...
评分发表于 2010-04-30 23:50 南怀瑾先生自称所述与常人有异,或言与正统阐述所不同,实则未必,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已。如观一部《菜根谭》,被儒解、道解、释解的版本颇多,究其根本不过一笔记而已,如严氏家训差不多,内容更杂一点,范围更广一点——更何况上古三大奇...
他终究还是没让我学会算命。
评分深入浅出,道理易懂。
评分易经杂讲
评分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
评分糟糕暂时找不到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