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天知命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
下来这一个小段说,《易经》这个法则与天地相似。天地就是宇宙、太阳、月亮的运行,有一个固定的法则,不能变。春、夏、秋、冬、白昼、夜晚、南极、北极,一切变化的法则都是固定的。而《易经》学问的原则也相似,真理的准确同宇宙的法则一样的固定,所以人类提出来的任何学问,都不能违反《易经》所提出来的法则,超不出《易经》的范围,不管人类任何学问,人类如何伟大。比如人类今日到达了月球,也只到达了月球,并没有超出宇宙,月球、太阳,都在宇宙的范围之内,而《易经》的学问,就有宇宙这样伟大,所以,没有办法违背。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这里说了,为什么我们要懂得《易经》这个学问?因为懂了以后,才能“知周万物”。知即智――智慧充满了,对万事万物的大原理无有不懂,然后“道济天下”,做人也好,做事也好,做官也好,随便做哪一行职业,都可以达到救世救人的目的,因此不会有错误了。在《论语》上看到孔子的感叹,他在四十九、五十岁的时候,才开始读《易经》,而说“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假如上天多给我活长久一点去学《易经》,可能达到没有错误。故以他的立场来说,人生的修养必须要学《易经》,才能智慧周乎万物,不致发生错误,也和无违的道理一样。如果欲济世救人,就要很大的学问,大学问的原则,就在《易经》,懂了《易经》才能济世救人,因为任何学问,没有超过《易经》的。
“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
旁行是什么?研究易数时说过,就是旁通,也是错综复杂的“错卦”,如乾卦的三交动了,就会成天泽履卦,等于大家坐在这里,只要其中任何一个人动了,都会影响每一个人互相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旁通,也是旁行。宇宙万事万物,不能永恒不变的,有纵的关系,还有横的关系,但旁行不流,流是散的意思。它是有规律的,不会散开,能旁行不流,对人生的生命非常清楚。乐天知命,知道自己,也知道天命,永远是乐观的人生。我曾告诉佛教界的人,一切宗教都是悲观的,尤其佛家的大慈大悲是讲悲的,只有中国儒家讲乐。像《论语》上几乎没有悲字,都是乐。有一本明朝的笔记,曾经统计过《论语》上都是乐字,而不谈悲,这也是中国文化不同的地方。谈生命只谈生的这一头,不谈死的那一头。人多半是悲观的,本来生命是很可怜的,以另一个角度看是很令人悲观,但以《易经》的角度看生命,是乐天知命,很乐观的,没有忧愁。所以人欲达到真正的乐观,只有从观念中懂了《易经》的法则。
其实这个书作为易经入门科普读物还是相当不错的, 这个书深入浅出, 非查值得一读, 但是我觉得南先生在书里动辄说此书为最高智慧, 我对这点实在还是有所保留
评分说是教材实不为过,此书是南先生当年讲课录音整理而得。 此书早些时候看的,今日因要写《如何在解卦中寻求解决之道》(此文见http://www.douban.com/note/85261176/)一文而翻查此书,书中见到这样一段话: 有人说《易经》动辄有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思想,他说的正、反、合,就...
评分南先生在书中说过一段话,大致意思是这样的——他认为在易经出现前,一定存在过一类高智慧的生灵,他们的智慧结晶就是《易经》,让我们再来研究他,放任四海而皆准。 一直想等到自己心智成熟的时候再读《易经》,等到现在,友人推荐南先生的这本书,读到50页的时候,还...
评分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冬去已春来。南老在《易经杂说》中,继续了南老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特点,让人合书之后,意味深长。 本书一开始先从周易象数着手,先篇介绍的是周易的基础知识,比如天干地支,五行生克等等。其中穿梭着一些关于占卜方面的知识,例如邵康节,京房易,梅花...
评分南先生在书中说过一段话,大致意思是这样的——他认为在易经出现前,一定存在过一类高智慧的生灵,他们的智慧结晶就是《易经》,让我们再来研究他,放任四海而皆准。 一直想等到自己心智成熟的时候再读《易经》,等到现在,友人推荐南先生的这本书,读到50页的时候,还...
重复较多,这套书的系列都很多重复,而且文字非常口语化,一本书可以修炼得再薄一些,编辑可能过于僵,而且讲得不甚系统。跳。
评分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
评分南先生对于古典的阅读,为现代人带来了机会。
评分其实跟南怀瑾选集第三卷是一样的...
评分始终没读完,但写得很清晰啊,果然有学问,说话从头到尾都有条有理。有些书,作者自己写到一半才豁然开朗还是怎么滴,反正很让人看不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