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传

杜甫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作者:冯至
出品人:
页数:216
译者:
出版时间:2004-1-1
价格:12.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062706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传记
  • 杜甫
  • 冯至
  • 杜甫传
  • 人物传记
  • 诗歌
  • 文学
  • 历史
  • 杜甫
  • 唐代诗人
  • 诗歌史
  • 文学传记
  • 古典文学
  • 忧国忧民
  • 诗圣
  • 人文经典
  • 历史人物
  • 文化传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有数的几个伟大的诗人里的一个,由于他对祖国与对人民的热爱,写出许多反映与批判现实的、不朽的诗篇。在过去,无论在多么黑暗的统治下,这些诗都不曾停止放射它们的光芒;如今,人民获得了政权,祖国的前途呈现出无限辉煌的美景,更没有任何事物遮蔽它们的光芒的放射了。他出生在一个属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家庭里。他怎样从炫耀自己的家族转到爱祖国,从抒写个人的情感转到反映人民的生活,他怎样超越了他的阶级的局限体验到被统治、被剥削的人民的灾难,并因此使唐代的诗歌得到巨大的发展,这中间他经过了不少艰苦的过程和矛盾。

作者简介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诗人,翻译家,教授。直隶涿州(今属河北)人。著有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等,被鲁迅称赞为“中国*秀的抒情诗人”。《杜甫传》是一部融自己的人生经验、创作体会和研究心得于一炉的著作,也由此冯至成为继闻一多之后的又一位致力于杜甫研究、致力于向文学界和全社会传扬杜甫精神的著名诗人。他是中国文学研究家,其治学严谨认真,与其诗歌风格一样,抒情而不恣情,凝练而不怪异,《杜甫传》即此一特点的具体体现。

该书于1952年11月初版后,引起广泛的影响。1980年3月又出版了增订版,附录了三篇文章、一篇小说。本次重印,补入一些具有重要文献价值的材料,包括冯至撰写《杜甫传》时所作的笔记、所绘的图表等材料,冯至参加纪念杜甫活动的照片,一些著名学者有关《杜甫传》的信笺,夏承焘《读(爱国诗人杜甫传)》书评一篇等。本次图文版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对于感受杜甫、理解冯至与《杜甫传》都有很大的帮助。

目录信息

1.重版说明
2.前记
3.家世与出身
4.童年
5.吴越与齐赵的漫游
6.与李白的会合
7.长安十年
8.流亡
9.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
10.陇右的边警与艰险的山川
11.成都草堂
12.再度流亡
13.幕府生活
14.夔府孤城
15.悲剧的结局
16.[附录一]
17.人间要好诗
18.纪念伟大的诗人杜甫
19.论杜诗和它的遭遇
20.附录二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再次看杜甫,读杜甫传,出发点可能还是想要了解杜甫的生平故事,希望可以把他的一生通过重要的历史事件或故事梳理一遍,对于他的诗歌,顺便在整个人生轨迹上面做一个定位,让自己在后期读到杜甫的诗歌时,可以瞬间走到他人生的某个时间点,他当时的处境如何,写此诗的大背景是...  

评分

高三年语文有一个选修模块是《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课本的第一篇就是冯至的《杜甫传》节选。编者拟文章的标题为《“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第一节课一开始,就是破题,何谓“万方多难”,何谓“诗圣”。李白是诗仙,杜甫则被称为诗圣。儒家提倡“神于天,圣于地”,“...  

评分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杜甫传记。作者已经无需再多介绍,冯至二字足以。 忘记家中是否有实体书,在kindle上读完了电子版。前半部分为传记,后半部分为相关文章。算是冯至关于杜甫研究的总结。 以诗人之眼看杜甫,加入阶级分析法,对秋兴八首之类的诗篇难免产生偏见,但仍然不失为一...  

评分

唐朝盛世 风云兴起 浮世繁华,此时的诗词歌赋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在这个年代流传出了绝世佳作,深刻的影响着社会的文学文化,为后世提供了最优质丰富的诗词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及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文字魅力,引领着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不断学习 欣赏。 一首诗词 一句佳句...  

评分

高三年语文有一个选修模块是《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课本的第一篇就是冯至的《杜甫传》节选。编者拟文章的标题为《“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第一节课一开始,就是破题,何谓“万方多难”,何谓“诗圣”。李白是诗仙,杜甫则被称为诗圣。儒家提倡“神于天,圣于地”,“...  

用户评价

评分

谁了解他,就必须了解他的苦难和高尚,悲悯和绝望。国运、家运、民生统统在他的情怀之中,那是他毕生的忧患,也是他流芳千载的风骨。。。。诗人为诗人立传,本来可以性灵贴近性灵,但不知为何冯至始终停留在外围。

评分

“于是我们看见这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掺杂在流亡的队伍里,分担着一切流亡都应有的命运”。杜甫开元盛世官宦世家的童年,怀才不遇的壮年,跟安史之乱贫病交加的中年,一生充满了戏剧化的悲剧色彩。作者将杜甫的经历和诗歌结合起来,有理有据,可读性强,但价值判断的部分比较生硬,这也是那个时代的写作难以避免的吧

评分

谁了解他,就必须了解他的苦难和高尚,悲悯和绝望。国运、家运、民生统统在他的情怀之中,那是他毕生的忧患,也是他流芳千载的风骨。。。。诗人为诗人立传,本来可以性灵贴近性灵,但不知为何冯至始终停留在外围。

评分

学术品鉴和人文写作的杰作。什么是思想史的方法,这就是思想史的方法。读来无数次悲切,无数次感动,无数次泪目。

评分

补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