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專門研究中國文學從1763年(即《中國詳誌》齣版)以來二百年間,在德國的翻譯、介紹,及對德國文學影響情況專著。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在於,作者用大量詳實的德文材料,說明中國文學被譯成德文及在德國的傳播情況。這從文學史研究角度看,豐富瞭中國文學的研究視野。類似於這樣詳實、具體地研究中國文學與德國文學相互關係的研究專著,近代以來,實在不多,而《中德文學研究》在這方麵有開創性貢獻。
陳銓
字濤西,四川富順人。早年就讀清華,後留學美國和德國,迴國後曆任清華大學、琥漢大學。陳鍂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名字,是與戰國派聯係在一起的。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這是中國人開始師從西方、迴顧中國文學的時候,用西方的學術方法,進一步迴溯看啓濛時代以後西方怎樣介紹東方、比較東西。今天過去近一百年,應該又有更好的視角,但需要踏實態度。書中有一些對中國文學作品和人物的介紹,作為對中國學生的介紹,似乎並無必要。一些對文學史的認知,因當時和後世考據,與現在已不太一樣。再版西文錯訛多瞭一些,但不很妨礙訂正。理解細節的譯文比較部分,還需要相當德文功底。#感謝嘉定圖書館
评分與其說是中德文學研究,不如說是對中國作品的德譯版本的翻譯與翻譯批評的論述,中國文學占瞭大量的篇幅,所引小說戲劇大多沒有看過。康德是此書討論的重點,陳先生對他評價甚高:“隻有歌德能夠超齣一切國傢政治種族的界限,直接去達到世界人類共同的基礎獲得成功”。好可惜不懂德文啊,有種外行無奈。
评分名頭太大,其實是中國古典文學在德國啓濛運動時期的接受史
评分可以不必看
评分這是中國人開始師從西方、迴顧中國文學的時候,用西方的學術方法,進一步迴溯看啓濛時代以後西方怎樣介紹東方、比較東西。今天過去近一百年,應該又有更好的視角,但需要踏實態度。書中有一些對中國文學作品和人物的介紹,作為對中國學生的介紹,似乎並無必要。一些對文學史的認知,因當時和後世考據,與現在已不太一樣。再版西文錯訛多瞭一些,但不很妨礙訂正。理解細節的譯文比較部分,還需要相當德文功底。#感謝嘉定圖書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