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与文化

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与文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英] 曼纽尔·卡斯特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夏铸九
出版时间:2003
价格:33.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1495327
丛书系列:社科文献精品译库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互联网
  • 传播学
  • 网络社会学
  • 网络
  • 卡斯特
  • 网络社会的崛起
  • 新媒体
  • 信息时代
  • 经济
  • 社会
  • 文化
  • 数字化
  • 科技发展
  • 社会变迁
  • 文化传播
  • 信息社会
  • 智能时代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与文化》包括《网络社会的崛起》《认同的力量》《千年终结》,由英国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授权出版,据原书1997版和2000版译出。2001年和2006年版《网络社会的崛起》也使用了同一ISBN。

作者简介

1942年生于西班牙,1979年起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社会学与城市和区域规划学系,曾在巴黎大学任教12年,还曾任教与客座访问于马德里、智利、蒙特利尔、坎皮纳斯、卡拉卡斯、墨西哥、日内瓦、哥本哈根、威斯康星、波士顿、南加州、香港、新加坡、台湾、阿姆斯特丹、莫斯科、新西伯利亚、东京/一桥以及巴塞罗那等地。已出版了20余种著作,包括1989的《信息化城市》,古根海默(Guggenheim)会员,殴盟执委会委员。曾获得莱特・米尔斯奖与罗伯特和海伦・林德奖。

目录信息

信息化社会与认同的运动――中文版译者序
中文版作者序
2000年版谢辞
1996年版谢辞
总导言 网络与自我
技术、社会与历史变迁
信息主义、工业主义、资本主义、国家主义:
发展方式与生产方式
信息主义与资本主义“重建”
信息化社会中的自我
方法简述
第一章 信息技术革命
哪一种革命?
工业革命的启示
信息技术革命的历史序列
微体工程的巨大变革:电子学与信息
互联网的建立
网络技术与普遍存在的电脑运算
20世纪70年代的技术分水岭
生命技术
技术变迁的社会脉络与动态
信息技术革命的模型、行动者与基地
信息技术范式
第二章 新经济:信息主义、全球化、网络化
生产力、竞争力与信息化经济
生产力之谜
以知识为基础的生产力是信息化经济特有的吗?
信息主义与资本主义,生产力与获利力
信息主义的历史特殊性
全球经济:结构、动态与起源
全球金融市场
商品与服务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的增长与转变
全球化对抗区域化
生产的国际化:多国公司与国际生产网络
信息生产与选择性的科学及技术全球化
全球劳动
全球经济的几何形势:区段与网络
全球化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再结构、信息技术,以及国家政策
新经济
第二章 网络企业:信息化经济的文化、制度与组织
资本主义重构,以及由工业主义转向信息主义的组织轨迹
从大量生产到弹性生产
小型企业与大公司的危机:神话与现实
丰田主义:管理阶层、工人合作、多功能劳动力、全面质量管理,以及降低不确定性
公司间的网络化
公司策略联盟
水平公司与全球企业网络
垂直公司模型的危机与企业网络的兴起
网络的网络连接:思科模式
信息科技与网络企业
文化、制度与经济组织:东亚企业网络
东亚企业网络的类型学
文化、组织与制度:亚洲企业网络与发展性国家
多国企业、跨国公司与国际网络
信息主义精神
第四章 工作与就业转化:网络工作者、无工作及弹性工作者
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就业与职业结构之历史演变:以1920~2005年的七大工业国为例
后工业主义、服务业经济,以及信息化社会
就业结构的转化:1920~1970年与1970~1990年
新职业结构
信息化社会的成熟:21世纪的就业预测
总结:就业结构演变及其对信息化社会之比较分析的意义
有全球劳动力吗?
信息化范式的劳动过程
信息技术对就业的影响:通向无工作社会?
工作与信息分隔:弹性工作者
信息技术与劳资关系的再结构:社会二元论或片断化的社会?
附录 A:第四章统计图表
附录B:七大工业国就业与职业结构分析之方法论注记与统计参考资料(1920~2005)
第五章 真实虚拟的文化:电子沟通的整台、受众的终结与互动式网络的出现
从古腾堡星系到麦克卢汉星系:大众媒体文化的兴起
新媒体与受众的分殊化
电脑中介之沟通、机构控制、社会网络与虚拟社群
迷你电信的故事:国家与情爱
互联网星系
互动式社会
大融合:作为象征环境的多媒体
真实虚拟的文化
第六章 流动空间
先进服务业、信息流动与全球城市
新工业空间
电子别墅里的日常生活:城市的终结?
都市形式的转化:信息化城市
美国最后的郊区边境
欧洲城市消逝中的魁力
第三千禧年的都市化:巨型城市
空间的社会理论与流动空间的理论
历史终结之建筑
流动空间与地方空间
第七章 永恒的边缘:无时间之时间
时间、历史与社会
时间是价值的根源:全球赌场
弹性时间与网络企业
生涯工作时间的缩减与扭转
生命周期的模糊化:趋向社会失律症?
否定死亡
瞬间战争
虚拟时间
时间、空间与社会:永恒的边缘
结论 网络社会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很不错的一本书,读完后真真切切感觉到自己思想的匮乏。 把以前看的各种书的不解理论联系在一起,现在终于找到了答案。以前看许多学者写隐喻或者社会的表征,自己认为这是一种无可避免的事情,但是又说不清,看了大师的书,终于明白,我们人类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信息的编码和解...  

评分

流动的空间指的是一个个虚拟的空间。 这个流动空间是因为网络连接而形成。这里契合了书中流动空间的概念。 无时间之时间,指的是人们在网络社会中的时间被碎化,包括以后人类的劳动时间。这是因为以后流速的不断增大导致生产制造环节的不断分解细化的推动。这样就貌似时间没有...  

评分

这是一套九十年代的学术论著。 它的成功就在于,十几年后的今天整个飞转的地球正在经历着作者的预言: 一个新社会崛起——网络社会(后被延伸为世界是平的之说) 一个新社会结构——信息主义、全球化、网络化 一股新技术力量——信息技术范型 一种新就业模式——技术与组织创...  

评分

如果要深刻的了解知识社会和信息社会,首先要理解整个社会核心资源的转变,正如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资本和能源代替土地和牲畜成为核心资源,建立在这种资本和能源的机构也因此成为整个社会的核心机构,那就是银行,石油公司,矿厂等等。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编码...  

评分

Castell的书本来的条理就很不清晰。该解释的不解释。突然来一句抽象的,突兀到不行。例子证明不充分,说得糊里糊涂的,故作高深。难道是因为西班牙人的逻辑比较诡异? 最最难以接受的是王志弘和夏铸九的翻译。尤其是那个王志弘,说什么翻译学硕士,建筑学博士。我认为他根本不...  

用户评价

评分

191012 | A social morphology permeating into all relations of society | 略读

评分

当时的前沿。

评分

曾在读书会上专门讨论过,论文用到,才算读完……

评分

信息经济的命名,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思想著作之一

评分

好书 大概夏先生与卡斯特同事的缘故 看书挑翻译的人可以很满足 用语准确表达清晰风趣 虽然是专业书籍但文采飞扬的说 书内涉及众多哲学历史传媒大家史料众多思想叠加融合 如果对这些人稍有了解的话 读起来会更加有趣 虽然是上世纪网络兴起时出的书 但思想的确是不朽的某种东西 让人触类旁通 会心一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