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以鬯1972年在香港《星島晚報》上發錶長篇連載小說《對倒》,1975年,作者將12萬字的《對倒》改寫成同名的短篇小說。長、短兩篇小說都被收入作傢齣版社這本《對倒》中。
小說是從一枚相連的郵票引發的一男一女的故事,一個是從上海移民來香港的中年男子,一個是在香港本地長大的少女……
劉以鬯原名劉同繹,字昌年;1918年12月7日生,祖籍浙江鎮海。1941年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曾在重慶、上海、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任報紙、雜誌編輯、主編。1994年成為香港臨時市政局“作傢留駐計劃”第一任作傢。1985年1月至2000年6月,任《香港文學》月刊總編輯。現為香港作傢聯會會長。
劉以鬯1936年開始發錶作品,作品有《酒徒》、《寺內》、《天堂與地獄》、《島與半島》、《他有一把鋒利的小刀》、《短綆集》、《見蝦集》、《劉以鬯實驗小說》、《龍須糖與熱蔗》、《端木蕻良論》等。
感觉全书的故事情节发展不是太明显,显然并不是以悬念情节、精彩剧情来吸引具有一些猎奇目的的读者来阅读。作者对于时代的变化、历史的大局观掌控、甚或是对于香港民俗的衍变等多方面揭示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显而易见刘先生的文学功底是很深厚的,这种几乎没有情节推动的写...
評分 評分 評分下午把《对倒》的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一口气看完。加上前几天的《酒徒》,刘以鬯的小说告一段落,暂不打算看刘的其他作品。 “对倒”是邮票学的专有名词,指一正一倒的双连邮票。 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对倒》包含短篇小说《对倒》和长篇小说《对倒》。长篇是刘以鬯1972年开始在...
評分《对倒》最大的贡献是催生了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很多电影不如原著小说,这是个例外。 这部小说的创作起因是刘以鬯先生在玩弄一张邮票时忽生灵感,决意写一个双线发展,平衡交叉的故事。刘先生很成功地创作了一个如此结构的小说,第一次读颇有新鲜感。除此以外,他还在小说中...
“看得高潮咻就沒有瞭”的迴味感 所有對比又能搭在一個點上 巧妙極瞭 意識流充滿鏡頭感 在清醒的部分還有對舊時香港的刻畫 這麼短的篇幅也能順手針砭兩句社會狀況 棒
评分2013-05-14 佳作。筆調沉著有力,對暗湧和伏脈掌控自如。雙股綫結構,一步一步穿引交錯解結。劉以鬯果然是高手……這篇竟然還是《花樣年華》的引源……
评分一個活在迴憶中,一個被盲目的對未來的幻想所驅使,他們在電影院相遇,什麼也沒發生,隨後又迅速迴到自己的生活軌跡之中。王傢衛花樣年華靈感來自這個小說。
评分上佳之作。筆調沉著有力,對暗湧和伏脈掌控自如。雙股綫結構,一步一步穿引交錯解結。劉以鬯果然是高手。這篇竟然是《花樣年華》的引源呐~
评分高手。麻花雙綫結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