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画家高更的一部自传作品,创作于1898年。高更出于对艺术中真、善、美的追求,到达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一块还处在野蛮社会的土著聚居地。在这片土上,高更找到了自己所渴望的平淡、善良与温情。本书所描述的就是高更第一次在塔希提度过的长达两年的生活。在此期间,作者选择了与土著人相同的生活方式,并与邻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过着一个普通“野蛮人”的生活。在一次短暂的探险中,他找到他的塔希提新娘,他沉醉在爱情的狂喜中。但作为一个艺术家,作者从未停止过对生活的思考。塔希提这片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的女性滋养着高更的生命、艺术和灵感。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一1903),1848年 6月7日出生于巴黎。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陶艺家及版画家,现代艺术的奠基人之一。他创作了大量用线条和强烈色块组成的画幅,具有浓厚的装饰风味和东方色彩。他的艺术对后来的象征派和野兽派有颇大的影响,他的文学著作还有《现代精神与天主教》和《古往今来》。
上译将出此书新版,结果某网和某网还没开始铺货,倒是搜到了浙江文艺的版本,于是早晨华丽的到货了。 此前看《天堂在另外那个街角》,感概作家笔下的高更简直有些魔幻,所以找来本书印证一下。中午一目十行扫完,觉得略萨还是多少有些自由发挥的。 浙江文艺这本的书脊粘胶不牢...
评分其实不喜欢高更的画,看他的画想象出来的塔希提是一个到处是猛女的可怕的热带小岛 读书是因为书名好听而且好看,能想像出来从大海的到小岛上,太阳很好,有一个女人在沙滩上看着太阳,说诺啊诺啊~ 于是我就觉得,塔希提真的是很香的岛呢 看着太阳轻轻的说,诺啊~诺啊~高更说...
评分没关系,如果觉得高更人品差,可以放弃看高更。 把一本世界艺术史翻来覆去地研究,会发现,那些在道德上有洁癖的先生们,顶好不要去认识那些生蛋的母鸡。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不是道德完人。
评分惟有看到那些天才的、但是原作者已经湮没无闻的作品,才会痛切地意识到:仅有天才是不够的,远远不够。在天才与名望之间山重水复、埋伏着各种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尤其是当今世界,经纪人、评论人、收藏家和画廊共同操纵着小众趣味,然后经由拍卖行和大众传媒,使小众趣味...
评分不用展开书页,高更的画就在封面上,《诺阿诺阿》,说起来高更还真的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画家,画家里写书的人,写书人里的画家。记得读到过梵高割掉自己的耳朵居然是因为跟高更吵架。于是,对梵高多了一份莞尔,对高更则多做了一次鬼脸。 当这本书再次以马振骋翻译版本由上海译...
2005年2月20日
评分我已抛却审美的经验固化,去往另一种神秘域地,它像隧道,也像语言的平行空间,像窗檐下凝固的雨滴…
评分p24
评分比《月亮和六便士》更真实的,是高更的自述。
评分我也向往那个单纯简单粗暴直接的地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