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女,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漠河。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1990年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至今。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近四百万字。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向着白夜旅行》《逝川》《白银那》《朋友们来看雪吧》以及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听时光飞舞〉〈迟子建随笔自选集〉等。
《伪满洲国》(上下)的作者追溯《伪满洲国》的写作动机,那还是十二年前在北京鲁迅文学院求学期间萌生的。不过那时作者对这一段特殊的历史所知甚少,那种动机只能是一种想法,很快就被其他的写作淹没和冲淡了。一九九○年作者毕业回到哈尔滨,拥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屋,终于可以安定而踏实地读书和写作了。这时《伪满洲国》的写作念头又不可遏止地浮现出来。《伪满洲国》在作者心中只是一个雏形,觉得支笔写它为时尚早。在接下来的七年时间里,作者着力进行一些中短篇的写作,从这种写作中获得了文字的锻炼,同时,仍然注意搜集《伪满洲国》的历史资料,这里既有从图书馆复印来的,也有从书店购置的,更宝贵的是从一些旧书摊寻到的。到了一九九八年,作者觉得《伪满洲国》的意象在其心中愈来愈丰满,创作的冲动已经出现,于是又集中做了两个月的资料,到了四月迎春初放之时,便开始了写作。
【深刻的小人物刻画】吉来姑姑的婆婆是一个很看得开的女人。我们总会认为这样乐观的人,想必没有什么生活上挫折能够击败她。 然也就转瞬间的事,当她面色平静的安排分家之事,分家也就进行了一半。就被叫出去,机枪扫射后,所谓乐观的性格也抗击不了悲观的现实。婆婆被枪弹射击...
评分1932年--1945年,中国东北,那里的纪年方式混乱不堪,西元、民国、昭和、大同、康德;那里有很多人群共生“共荣”,本地人、逃荒去的、开垦去的、侵略去的、做梦去的;那里信奉各种各样的神明,土的、洋的、老天爷、菩萨、基督、圣母、天照大神。那里是中华民族的噩梦,是大和...
评分把迟子建的《伪满洲国》看过之后,终于对作者描述的这一段对东北人民来说隐痛的历史有了一点的了解。读罢全文,便觉到处的是人在极度压迫下原始人性的暴露,无论是属于处于统治与被统治关系的日本士兵和东北寻常百姓,抑或是同在胁迫生活下的普通角色。在短短一周的阅读过程中...
评分多少年前,我在南京山西路长三角图书市场,购得<长篇小说选刊>创刊号,选的就是迟子建的长篇小说<伪满洲国>,只是刚看了开头,就被一个朋友借去,从此杳如黄鹤,一去不返。 今年三月在鼓楼图书馆看到三月新书架上有厚厚的二本<伪满洲国>上下册,我毫不犹豫地借了...
评分迟子建的小说气味 在当今颇具实力的作家中,迟子建的小说别具一格。创作题材之新颖朴素、主题表现之深刻博大,每每激活现代人那颗日渐疲惫和麻木的心灵,而在叙事上的着意经营,更使得她的小说亲切而耐读,仿佛北方的盐,咸而温暖。譬如她的代表作...
总体很不错。结尾收不住,感觉是很多作家的通病。每个小人物在大历史不能左右的命运。中国人苦,日本人也苦。历史车轮下被撵成了碎片。
评分那一段无法忘记的岁月,那一段耻辱的人生,用小说的方式减缓悲痛,不再是正襟危坐,不再是严肃刻板,生活的真实面目呈现在眼前。吉来和李小梅和麻枝子,狗耳朵和寡妇,王金堂和戴着白玉镯子的胖太太,王亭业的悲惨,宛云的无奈,杨家兄弟的凄惨,棺材铺的杨浩,土匪胡二和紫环,沈家兄妹,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悲痛的生活让人们失去了希望,改变了生命的轨迹。侵略永远是残酷的杀戮,无论是细菌战还是屠杀,永远是血的堆积。
评分没读出厚重大气来
评分不应该叫这个书名
评分很有老舍写《四世同堂》的构想,但是迟子建更适合驾驭短篇小说,小人物的巍峨是她所构建的世界,但是她把短篇通过细致拉扯成了一个长篇让人感觉很不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