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林徽因

記憶中的林徽因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陝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楊永生
出品人:
頁數:228
译者:
出版時間:2004-5
價格:20.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1329481
叢書系列:花生文庫·建築館
圖書標籤:
  • 林徽因 
  • 傳記 
  • 人物 
  • 散文隨筆 
  • 文化 
  • 人物傳記 
  • 藏在心裏的一抹溫柔。 
  • 散文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在現代中國的文化界裏,母親(林徽因)也許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多少帶有一些“文藝復興色彩”的人,即把多方麵的知識與纔能——文藝的和科學的、人文學科和工程技術的、東方和西方的、古代和現代的——匯集於一身,並且不限於通常人所說的“修養”,而是在許多領域都能達到一般專業者難以企及的高度。

——梁從誡

我承認,一個人瘦到她那樣很難說是美人,但是即使到現在我仍舊認為,她是我一生中所見的最美、最有風度的女子。她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都充滿瞭美感、充滿瞭生命、充滿瞭熱情,她是語言藝術的大師,我不能想象她那瘦小的身軀怎麼能進發齣這麼強的光和熱。她的眼睛裏又怎麼能同時蘊藏著智慧、詼諧、調皮、關心、機智、熱情的光澤。真的,怎能包含這麼多的內容。當你和她接觸時,實體的林徽因便消失瞭,而感受到的是她帶給你的美和強大的生命力。

——林洙

林先生把科林斯柱頭叫“大白菜”,細細給我分析瞭它的造型,教我欣賞它的美。先生說,每一片“白菜葉子”教厚厚實實,而不是完全真實的那薄薄的一片,這是因為柱頭總要置身高處,要考慮人的觀賞條件,浮雕淺瞭不好。葉子厚瞭,就有個比較寬的側邊這側邊不是一個直角轉過去,而是斜的,這樣在陽光下陰影就不會太硬。斜麵雙不是平而且直的,而是微微凸起的一個飽滿的麯麵。說到這兒,我記得清清楚楚,先生用手指摸摸嘴唇,說,就像這樣,這樣纔有生命的感覺。但那嘴唇已經蒼白,沒有血色瞭。

——陳誌華

因為有人誤讀她,有人讀不懂她,所以纔有瞭這本《記憶中的林徽因》。這本書不再像以往那樣在林徽因前麵貫以“絕代佳人”、“一代纔女”等詞匯,而是更注重林徽因作為建築大師的特質,還原她作為學者與人妻的真實一麵。

本書從曆年來林徽因親友、學生發錶的有關文章中摘取那些刻在他們心上的記憶,匯編成冊。

今年是林徽因的百歲誕辰,4月1日,也是她離世49周年。生存於上個世紀的中國女性作傢在今天依然擁有眾多追隨者的,除瞭張愛玲,恐怕就是她。張愛玲憑文字立身,以身世個性傳奇。但對林徽因來說,文字隻是生命中的一部分,身世氛圍更多摺射著那個時代的文化風尚。此種風尚的溫婉不堪曆史激烈演進的衝擊漸行漸遠,所以,給懷舊的人以無窮的感傷與聯想。

林徽因,這位49年前就已去世的女子,憑什麼依然這樣深刻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網上的錶白歸結起來不外乎有三點:1.她的美貌與氣質;2.她豐富而含蓄的情感世界;3.她多方麵的纔華。若僅以此論,她同時代的好幾位美女作傢都符閤這些要求。但人們獨獨鍾情於她,恐怕是一種綜閤瞭各種因素的原因,其中既有世俗的情感投射——溫飽之後精神上追求社會認同而對齣身與受教育程度的勢利苛求;還有對競爭社會中理想女性失落的嘆息——女性既具有現代獨立人格與個性,同時又不失傳統美德及本質的溫婉美好,在今天已經越來越難。

林徽因恰恰契閤瞭人們的這種理想需求。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本書是不同的人對她的追憶的文集,包括朋友學生兒女等,大多數集中於對她的建築事業的迴憶,錶現她一絲不苟,帶病卻依然投身於事業的偉大精神品質。

评分

關於林徽因的,這本比較好看。

评分

自古纔女多薄命

评分

徐誌摩的浪漫終於被梁思成的踏實所打敗,我相信這名女子,有著最動人的愛情和最美妙的事業。

评分

確實被這樣一個纔女的一生感動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