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實用腧穴學

新編實用腧穴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醫藥科技齣版社
作者:王玉興編
出品人:
頁數:363
译者:
出版時間:1999-06
價格:48.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0672021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腧穴學
  • 針灸
  • 中醫
  • 醫學
  • 教材
  • 臨床
  • 穴位
  • 經絡
  • 圖解
  • 實用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內 容 提 要

本書是首次采用功效分類法而編寫的腧穴學專著。書中將十四正經的全部腧穴和常

用的經外奇穴根據其主要功效加以分類編排,共分為解錶、清熱、止咳平喘化痰、消食

導滯、補氣壯陽、益陰、溫裏、平肝息風、理氣、理血、調經止帶、利水通淋、安神、

開竅蘇厥、利竅、祛風除濕及舒筋活絡等17大類。每穴之下分列類屬、位置、解剖、

刺灸法、注意事項、作用、主治、配伍應用及附錄等項。該書不僅可供針灸專業人員參

考,還特彆適閤於其他專業的臨床醫生根據中醫辨證的結果而選用相應的腧穴,使其能

夠快捷、便利、準確地掌握針灸手段治療疾病,從而讓更多的臨床醫師瞭解針灸治病的

傳統原理,喜愛並運用針灸醫術提高綜閤治療疾病的水平。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緒 論
一、腧穴學發展簡況
二、腧穴的含義及命名
三、腧穴的定位方法
四、特定穴
五、腧穴的分類方法
六、腧穴與髒腑經絡的關係
第一章 解錶穴
1.風府 2.大椎 3.陶道
4.玉枕 5.大杼 6.風門
7.風池 8.當陽 9.顳顬
10太陽 11.百蟲窩 12.京骨
第二章 清熱穴
第一節 清心熱穴
1.天柱 2小海 3.少海
4.通裏 5.陰郤 6.神門
7.少府 8.麯澤 9.築賓
第二節 清肺熱穴
1.上星 2.尺澤 3.孔最
4.魚際 5.虎口 6.前榖
7.百勞 8.灸癆 9.身柱
10.靈颱
第三節 清肝膽熱穴
1.陽白 2.頭臨泣 3.五處
4.頷厭 5.懸顱 6.懸厘
7麯鬢 8.浮白 9.腦空
10頭竅陰 11.完骨 12.濁浴
13.五樞 14.足五裏 15.膽囊穴
16.光明 17.中封 18.足臨泣
19.地五會 20.俠溪
第四節 清胃腸熱穴
1.麯池 2.手三裏 3.下廉
4閤榖 5.三間 6.二白
7.下極俞 8.下腰 9.尾窮骨
10.長強 11.陽綱 12.盲門
13.小腸俞 14.闌尾穴 15.下巨虛
16.解溪 17.衝陽 18.內庭
第五節 清三焦熱穴
1.�脈 2.消濼 3.天井
4.支溝 5.外關 6.陽池
7.淵腋
第六節 清熱解毒穴
1.夾承漿 2.地閤 3.齦交
4.頰裏 5.角孫 6.耳尖
7.顴� 8.肘尖 9.溫溜
10.偏曆 11.陽溪 12.二間
13.臂間 14.八邪 15.大指甲根
16.乳上穴 17.腰俞 18.昆侖
19.外踝尖 20.八風 21.內踝尖
第三章 止咳平喘化痰穴
1.天突 2.氣捨 3.水突
4.天府 5.列缺 6.小指尖
7.璿璣 8.華蓋 9.紫宮
10.玉堂 11.肋頭 12.胸堂
13俞府 14.�中 15.神藏
16.靈墟 17.神封 18.氣戶
19.庫房 20.屋翳 21.膺窗
22.雲門 23.中府 24.周榮
25.天溪 26.崇骨 27.灸哮
28.定喘 29.魄戶 30.��
31.豐隆
第四章 消食導滯穴
1上脘 2.中脘 3.建裏
4.下脘 5.臍中四邊 6.幽門
7.不容 8.承滿 9.梁門
10.關門 11.太乙 12.長榖
13食竇 14.腹哀 15.接脊
16.四縫
第五章 益氣壯陽穴
1.百會 2.石關 3.商麯
4.神闕 5.氣海 6.石門
7.關元 8.胃上 9.大巨
10.提托 11.脊中 12.命門
13.腰陽關 14.脾俞 15.腎俞
16.中膂俞 17.意捨 18.胃倉
19.誌室 20.京門 21.環跳
22.足三裏 23.僕參 24.束骨
25.太溪 26.商丘 27.公孫
28.太白
第六章 補陰穴
1.肺俞 2.膏盲俞 3.腰眼
4.小兒龜胸 5.臍上臍下穴
6.大赫 7.橫骨 8.照海
9.然榖
第七章 溫裏穴
1.龍頷 2.三角灸 3.大橫
4.腹結 5.胃俞 6.氣海俞
7.大腸俞 8.關元俞 9.會陽
10.關儀 11.地機 12.漏榖
13.大都
第八章 平肝息風穴
1.鼻交�中 2.發際 3.神庭
4.前頂 5.本神 6.率榖
7.天衝 8.後頂 9.強間
10.滑肉門 11.筋縮 12.太衝
13.行間 14.足心 15.裏內庭
第九章 理氣穴
1.天容 2.人迎 3.缺盆
4.極泉 5.天泉 6.俠白
7.青靈 8.經渠 9.中泉
10.中魁 11.膻中 12.中庭
13步廊 14.胸鄉 15.輒筋
16.天池 17.乳根 18.期門
19.日月 20.大包 21.鳩尾
22.巨闕 23.腹通榖 24.陰都
25.盲俞 26.天樞 27.外陵
28.章門 29.府捨 30.氣衝
31.羊矢 32.急脈 33.至陽
34.中樞 35.血壓點 36.厥陰俞
37.督俞 38.胃管下俞 39.肝俞
40.膽俞 41.肘椎 42.膈關
43.魂門 44.痞根 45.後腋
46.上巨虛 47.陽陵泉 48.外丘
49.中都
第十章 理血穴
1太淵 2.養老 3.陰交
4.膈俞 5.竹杖 6.陽剛
7.閭上 8.血海 9.三陰交
10.閤陽
第十一章 調經止帶穴
1.中注 2.經中 3.四滿
4.氣穴 5.氣門 6.絕孕
7.維胞 8.歸來 9.子宮穴
10.衝門 11.帶脈 12.維道
13上� 14.次� 15.中�
16.下� 17.白環俞 18.陰廉
19.陰包 20.麯泉 21.陰榖
22.畿溝 23.交信 24.營池
25.水泉 26.獨陰
第十二章 利水通淋穴
1.水分 2.利尿穴 3.中極
4水道 5.麯骨 6.三焦俞
7.胞盲 8.膀胱俞 9.淋泉
10.委陽 11.箕門 12.陰陵泉
13.復溜 14.大鍾 15.陷榖
第十三章 安神穴
1.安眠 2.伴星 3.燕口
4.支正 5.陽榖 6.手逆注
7.郤門 8.間使 9.內關
10.靈道 11.大陵 12.臣覺
13.巨闕俞 14.神道 15.神堂
16.心俞 17.腰奇 18.女膝
19.足通榖
第十四章 開竅蘇厥穴
1水溝 2.兌端 3.承漿
4.懸命 5.內迎香 6.神聰
7.勞宮 8.後溪 9.少澤
10.少衝 11.關衝 12.中衝
13.商陽 14.少商 15.十宣
16十王 17.奪命 18.乳中
19會陰 20.委中 21.金門
22.隱白 23.大敦 24.厲兌
25.足竅陰 26.至陰 27.氣端
28.湧泉
第十五章 利竅穴
第一節 利目穴
1.睛明 2.攢竹 3.瞳子�
4.球後 5.承泣 6.四白
7魚腰 8.上明 9.絲竹空
10.睛中 11.眉衝 12.承光
13.目窗 14.頭維 15.翳明
16.天� 17.拳尖 18.大骨空
19.鳳眼
第二節 利鼻穴
1.迎香 2.上迎香 3.禾�
4.素� 5.囪會 6.通天
7.承靈 8.散笑 9.鼻流
第三節 利耳穴
1.耳門 2.聽宮 3.顱息
4.聽會 5.會宗
第四節 利口舌咽喉穴
1.正營 2.腦戶 3.啞門
4.頰車 5.大迎 6.上廉泉
7.廉泉 8.洪音 9.扶突
10.天鼎 11.唇裏穴 12.聚泉
13.海泉 14.金津玉液 15.龍玄
第五節 通利諸竅穴
1.巨� 2.印堂 3.麯差
4上關 5.耳和� 6.絡卻
7.下關 8.翳風 9.天窗
10.四瀆 11.三陽絡 12.中渚
13.液門 14.小骨空
第十六章 祛風除濕穴
1.肩� 2.臀中 3.伏兔
4.陰市 5.髖骨 6.梁丘
7.鶴頂 8.膝眼 9.犢鼻
10.條口 11.陵後 12.膝關
第十七章 舒筋活絡穴
1.牽正 2.地倉 3.肩髁
4.肩貞 5.�會 6.臂�
7.手五裏 8.肘� 9.上廉
10.清冷淵 11.手踝 12.腕骨
13.肩前 14.澤前 15.威靈精靈
16.落枕 17.五虎 18.新設
19.頸臂 20.肩井 21.天�
22.巨骨 23.秉風 24.麯垣
25.天宗 26.肩中俞 27.肩外俞
28.附分 29.懸樞 30.肩頭
31.�俞 32.夾脊 33.新建
34.居� 35.十七椎穴 36.秩邊
37.髀關 38.拇趾裏橫紋
39.風市 40.中瀆 41.膝陽關
42.陽交 43.陽輔 44.懸鍾
45.丘墟 46.承扶 47.殷門
48.浮郤 49.膝旁 50.承筋
51.承山 52.飛揚 53.跗陽
54.申脈
附錄一 穴名筆畫索引
附錄二 穴名拼音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