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的活法

中国文人的活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李国文
出品人:
页数:388
译者:
出版时间:2004-03
价格:3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044641
丛书系列:《当代》书丛
图书标签:
  • 李国文
  • 历史
  • 随笔
  • 文人
  • 散文
  • 中国文人的活法
  • 杂文
  • 中国
  • 中国文人
  • 生活哲学
  • 修身养性
  • 读书笔记
  • 传统文化
  • 士大夫精神
  • 人格修养
  • 历史人物
  • 文人风骨
  • 精神世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千人有一千种活法。有人为名忙碌,有人为利奔波,有人却于尘世之间寄情饮食男女,在生活细节中享受外人以为不足为道的乐趣。因为人生态度不同而产生的人间百态,恐怕无法用言语道破。我国历史自有年鉴可考的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至今已经有两千八百四十余年,提到文人正可谓星罗棋布,不可计数。这之中既不乏流芳百世者,亦不乏遗臭万年者,再加上庸碌无为者就更是无法计量。再观他们的活法,中国文人多处于社会上层的士大夫阶层,受过系统的教育,他们作为中国社会的精英集团,受到极高的礼遇。然而他们当中却鲜能仕途得意且名垂青史;更多的还是大才难展,壮志难酬,屡遭小人构陷,权臣排挤,现实打击之人。本书是著名作家李国文最新结集出版的随笔集,以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的命运入笔(如李斯、严嵩、曹操、杜牧、苏东坡、李清照、朱熹、陆游、冯梦龙,等等),描绘了他们选择的不同活法和为人,以生动的人物故事和形象,启迪今人的人生思考。所写的虽多为文人,却也是国人的一面镜子。本书凝聚着这位阅历丰富的老作家对人生的洞悉和感悟,见解精辟深刻,笔锋犀利传神,风格独特,既渊博厚重,又很有文学欣赏价值。

作者简介

李国文,原籍江苏省盐城县,1930年8月24日生于上海。1947年入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攻读理论编剧专业,1949年投奔革命到北京,进华北革命大学学习。1950年至1953年间先后任天津铁路文工团和入朝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文工团创作组织。1954年到中国铁路总工会宣传部任文艺编辑。1957年7月在《人民文学》上发表反对官僚主义的短篇小说《改选》,引起一定反响。但不久就被打成“右派”,下放到铁路工地参加劳动,此后长期搁笔。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重新提笔写作,发表了《车到分水岭》、《空谷幽兰》等有影响的短篇小说。1978年调到中国铁路文工团任创作员。发表在1980年3月号《人民文学》上的《月蚀》,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冬天里的春天》于1982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版短篇小说集《第一杯苦酒》。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危楼纪事》获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6年调到中国作家协会,担任《小说选刊》主编,至1989年底该刊停刊。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目录信息

“牵犬东门岂可得乎?”――李斯如此说,也不枉他白死这一回
“打死国丈怎么得了?”――从裘派一出好戏《铫斯》谈起
“何物老媪生宁馨儿?”――文人染指权力,得好下场者不多
雪夜访戴潇洒一把――中国文作秀,他算是领潮流之先者
国王风雅弄臣凑趣――由咏叹调《女人多变》想到的
不似人君何见所畏――孟老夫子的遗憾和无奈
老弟弑兄该当何罪――文从笔下的“烛影摇红”疑案
严嵩海瑞巨贪大廉――还记得“文革”初期那场关于清官的讨论吗?
孔雀虽毒不掩文章――严嵩著有诗集《铃山堂稿》,是个正经八百的诗人
始作俑者基无后乎――老天爷有时也会开一些残酷玩笑的
疽发背而死的故事――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或许有点道理
和�跌倒嘉庆吃饱――这位清代大贪,还是一位“大墙文学”作家呢!
草间偷活沉吟不断――中国人,通常是不怎么自我忏悔的
文学史之外的故事――一位被彻底遗忘的解放区作家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很赞成舍鱼而取熊掌的现实主义
满村听说蔡中郎――一位于学无所不逮的文化巨匠
雅爱诗章魏武帝――在中国帝王中真正称上为文人的,曹操得算一个
“千首诗轻万户侯”――晚唐诗人杜牧、张祜的一次“池州笔会”
“浮生只合尊前老”――贼咬一口,入骨三分,小人咬住你,你就只有等死了
“城东不斗少年鸡”――一辈子没完没了犯小人的文学大师
文人美食好文章――也许,美食和美文有些什么必然的联系?
……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李先生确是大家,绝不亏对“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称号。本书又似历史知识读物、又似文化散文、更象一本哲学通俗读物。它既讨论古代文人的生存状态,又讲大的历史背景,其中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让人获益非浅,较之时下同类题材的书,和央视《百家讲坛》中某些“大家”的治学不...  

评分

这书我已经看完了一半,有一明显的感觉,就是李先生胸中的一口气还是没有出来。什么气呢,就是自己在那个扭曲的时代所到各种侮辱、白白消磨去有限的生命,但是时至今日,依然没有人为此向他和他们真诚的道歉,相反他们中的一些人还在人五人六地作着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教育别人...  

评分

这书我已经看完了一半,有一明显的感觉,就是李先生胸中的一口气还是没有出来。什么气呢,就是自己在那个扭曲的时代所到各种侮辱、白白消磨去有限的生命,但是时至今日,依然没有人为此向他和他们真诚的道歉,相反他们中的一些人还在人五人六地作着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教育别人...  

评分

还没有全部看完 挑认识的人看 至少我知道的有才文人有很多是非正常死亡 海子就是。

评分

李先生确是大家,绝不亏对“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称号。本书又似历史知识读物、又似文化散文、更象一本哲学通俗读物。它既讨论古代文人的生存状态,又讲大的历史背景,其中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让人获益非浅,较之时下同类题材的书,和央视《百家讲坛》中某些“大家”的治学不...  

用户评价

评分

尽是戾气

评分

有柏杨之势。。。

评分

看了那本"非正常死亡"后再一口气买来读的,必须要看,帮助明察这个混沌的世界

评分

有柏杨之势。。。

评分

2007.02.1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