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恒平,網名王憐花,丁未年十二月初九生。1984—1991年就讀於北京大學中文係,獲文學碩士學位。現居北京,為職業經理人。蔡恒平是公認的北大1980年代最耀眼的纔子之一,其小說《上坡路與下坡路是同一條路》、《誰會感到不安》、詩歌《美好十四行》、《月光十四行》等曾流傳一時。
作為職業經理人,蔡恒平在電視行業開創瞭兩個第一:一個是1999年參與創辦瞭中國大陸第一條24小時播齣新聞資訊的電視專業新聞頻道;另一個是2002年開辦、運營瞭中國大陸第一個有綫數字電視項目。
在前現代社會裏,一個人的籍貫,不隻代錶著方音、飲食、習性等,更包含著文化趣味與學術傾嚮。而在教育日趨普及、人口流動性很強的當代中國,人們見麵時,還會互相詢問“你是哪裏人”,可那基本上屬於寒暄性質,隻適閤於初次見麵或把酒聊天。一旦進入知識領域,學者的籍貫或齣生地都變得無足輕重,“鄉親”的觀念自然也就十分淡薄。以至於過去史書所津津樂道的南北學風差異,不能說毫無道理,但起碼顯得不太重要。
一口气读完这本小书,一本奇书,虽然早就知道作者上90年代北大的闪耀才子,还好这本书是在王朔后读的,在王朔给你酸甜苦辣五味俱全的一道”大菜“后,这种仅仅是大学校园里的小清新就像是一杯绿茶,如今看来多少是由于对于八九十年代的距离感产生的认同,就像今年听的太多那个...
評分手工艺人王怜花的情感小文,清晰、优雅、匀称,古典。。。 多年后重读再此书,无论是那“70后”情可追忆的象牙塔故事,还是情趣多姿的十四行小诗。一个人,一个安静的角落,细细酌饮、慢慢品位,充满感慨的清新体验,淡淡的不安充盈心间。。。
評分这里有我青春的一切,理想,迷茫孤独,青春幻灭,诗歌,金庸古龙,足球,宿醉,颠狂,执着,狂热,站票远行。。。 我一直认为,80年代末与90年代初的大学才能代表真正意义的大学。那时的大学生带有与生俱来的执着,理想主义与狂热,洋溢着浪漫与真诚。在现在这这充斥...
評分应该说这是个才子。从我离开中文系后,就很少看这种还带着文学味的文字了。我隐隐嗅到了纯文学的味道,还有点小小卖弄,还好不算矫情,适可而止的小才情。 他进,他出,他是作者,他是参与者,是真是假,亦真亦假,你信吗,不信吗,有什么关系呢,本来也不是看这个来的~
值得一看,蔡恒平,就是寫作江湖外史的王憐花。
评分詩挺好的,小說一般。
评分後麵的詩,風格很熟悉
评分值得一看,蔡恒平,就是寫作江湖外史的王憐花。
评分我隻有我的遠方瞭,而我眺望遠方的雙眼亮晶晶。——立鞦十四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