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林語堂 京華煙雲 小說 英文 英文小說 經典 中國 文學
发表于2025-02-22
京華煙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該書細述北平曾、姚等幾個大傢庭從1901年義和團運動到抗日戰爭三十多年間的悲歡離閤和恩恩怨怨,從側麵反映齣現代中國社會曆史的風雲變幻,其中安插瞭袁世凱篡國、張勛復闢、直奉大戰、軍閥割據、五四運動、三・一八慘案、語絲、現代筆戰、青年左傾、二戰爆發等曆史事件,可謂中國現代社會的全景掃描。
林語堂(1895年10月3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鞦赴美哈佛大學文學係。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锡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迴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係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調”的小品文。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1944年曾一度迴國到重慶講學。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1952年在美國與人創辦《天風》雜誌。1966年定居颱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1976年在香港逝世。
好厚的一本原版,佩服我自己,在大一上學期看的.還可以重看
評分已購買,
評分已購買,
評分中學時候讀過兩個版本的中譯本,後來讀瞭英文版,還是覺得這樣過癮
評分10年前在還叫財院的圖書館裏藉的就是外研社這本紫皮封麵的書,那時候沒有電子書沒有Kindle,厚厚的一本,大概花瞭一個學期纔讀完。林語堂用英文講的故事讀起來都那麼雋永,細細讀來全是中國古典文與美。10年後我在颱北故宮博物館看到林語堂的英文手稿,巧字箴言,心中湧起無言感動,10年光陰如水如夢,Moment In Hangzhou.
灿烂与温润 ——《京华烟云》中的木兰与莫愁 文/张素闻 姚木兰与姚莫愁虽为富裕姚家的小姐,却并不养尊处优,也不缠足,她们的父亲姚思安自幼就要她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她们学习之后做饭劳作。她们受的是现代教育,却都有着传统女子的美好之处。德言容工都出人头地,...
評分借着回家的功夫,将一整本《京华烟云》囫囵吞枣地翻完了。前面2章读得仔细,后面则未免草率。只是为了赶在回学校前翻阅完,省得将偌大一本书再搬回来。纸张摸着很舒服,只是封面显得张扬亮丽,略失了历史长卷的钩沉感。 读书,大部分是因了那新旧两部电视剧的缘故。电视的剧本...
評分林语堂曾经说过姚木兰是他心目中理想的中国女性典范,进退得宜,属于怀抱理想而勇敢抗争现实的大好青年。对大多男人来说,也许木兰真的就是梦中情人。不是太保守,懂得情趣,可以接纳丈夫的不忠;也并不太先进以至于女权至上,进得厅堂便还是曾家的好儿媳,守本分知礼数,...
評分开始是看赵薇版的电视剧,为那个隐忍的木兰感动,又去看赵雅芝版的,活泼的让我咋舌,想知道木兰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于是去看原著。之前看过林语堂先生的浮生一梦,觉得不可接近。知道是林先生想写一本红楼,真的有些红楼的味道,只不过林妹妹成了配角,探春和湘云成了主角。他...
評分京華煙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