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从周(1918―2000),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杭州,卒子上海。名郁文,字从周,晚年自号碎翁。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园林学会顾问、美国贝章铭建筑事务所顾问。当代著名古建筑学家、园林艺术家,主持设计、建造有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中国式园林“明轩”、上海豫园东部、云南昆明的楠园等。工诗词,擅书画。出版有《陈从周画集》、《陈从周散文》、《说园》、《苏州园林》、《园林谈丛》等。
我国造园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林中树立着独特风格,自来学者从各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各抒高见。陈从周文章如晚明小品,清丽有深味,不可草草读过;又如读词,文中皆诗情画意也,更不可草草读过;又如听柳麻子说书,时作醒人醒世语,时作发噱语,然皆伤心人,或深心人语也。
第一次听说陈从周的名字还是从我们这里的县志上,陈先生被请到县里看一个清朝的私家园林,其中的假山被陈认定为中国唯一幸存的“康熙风格”的园林假山。后来上学才知道陈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大师级人物。 买书时只是想深入了解一下中国古典园林,没有详看,只是冲着陈...
评分同济大学当年为德国人创办,以建筑专业闻名。虽说大学是以大师而闻名,但像我这样专业以外人士对同济建筑专业的大师仅听说陈从周先生一人。这些年在中国大地上各种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在上海浦东那些标志性的高层建筑就不逊当年的万国建筑群,遗憾的是我并不知道有关建筑师...
评分“水曲因岸、水隔因堤,移花得蝶,卖石绕云,因势利导,自成佳趣。山容水色,善在经营。中、小城市有山水能凭籍着,能做到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城因景异,方是妙构。”这段文字摘自陈从周先生的《说园(四)》,编在《园林清议》一书里。看书名,我原以为是一本科普类的书...
评分中秋很完满。 提前一天跟妈妈、小宝去七宝采买中秋原料。是的,七宝。要这样的排场才隆重,才像过节。今天早早出发回家吃晚饭。虽然以往也每周回去,但中秋的感觉似乎还是不同。喜欢先到超市感受一下气氛,临时抱佛脚买酒、饮料和月饼的人,让人感受到空气中节日的张力,恩,...
评分读之心痛,建筑修复非精通建筑历史者不能达成。这点上或许还有待学习西方把艺术及建筑史纳入人文学术体系才能逐步跟进啊。
评分遥想这应该是小时候看的第一本古建的书。
评分终于看完了……从意识到这书很牛逼啊很牛逼到终于逼着自己走马观花式的看完,中间至少经过了两年时间……先让我为此给自己点个蜡。>_< 书是好书,尤其那些综述性的不大需要对照具体园林的篇章简直每个字都让我想要摘抄下来;但失之在让我看此书十分对牛弹琴……一到涉及具体园林的部分就萎了,除了个园和颐和园印象较深、尚能两两对照之外,其他诸园简直就是不知所云离题万里。加上构园细节又很不了解,最终大概也只收获了观园从历史到山水到建筑到树花盆栽到匾额对联这一基本原则而已,当然对我这种白痴,这一原则和“因地制宜”“借景对景”八个字也足够用很久了。 PS:如果以后去观园,一定要携上此书,绝对应该是极好的。 PPS:那些写具体园林和具体细节的文章成功地打消了我此前“说不定我也能构个园”的念头。>_<
评分我是不大懂这些风雅东西的,但看了之后觉得好像很长姿势。写得也很清淡,总之觉得很有意思。
评分终于看完了……从意识到这书很牛逼啊很牛逼到终于逼着自己走马观花式的看完,中间至少经过了两年时间……先让我为此给自己点个蜡。>_< 书是好书,尤其那些综述性的不大需要对照具体园林的篇章简直每个字都让我想要摘抄下来;但失之在让我看此书十分对牛弹琴……一到涉及具体园林的部分就萎了,除了个园和颐和园印象较深、尚能两两对照之外,其他诸园简直就是不知所云离题万里。加上构园细节又很不了解,最终大概也只收获了观园从历史到山水到建筑到树花盆栽到匾额对联这一基本原则而已,当然对我这种白痴,这一原则和“因地制宜”“借景对景”八个字也足够用很久了。 PS:如果以后去观园,一定要携上此书,绝对应该是极好的。 PPS:那些写具体园林和具体细节的文章成功地打消了我此前“说不定我也能构个园”的念头。>_<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