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1章 概述
1.1 對增強業務的需求
1.1.1 過去
l.1.2 未來已經成為現在
1.1.3 新興通信技術的目標
1.1.4 LAN的互連
1.1.5 簡要總結
1.1.6 對更大通信容量的要求
1.2 LAN和WAN互連
1.2.1 連接分散的LAN的代伯
1.2.2 虛擬專用網(VPN)
1.3 建議的解決方案
1.4 睏惑因素
1.5 快速中繼係統
1.6 技術趨勢
1.6.1 硬件和軟件
1.6.2 新技術:用還是不用
1.7 寬帶網絡
1.8 寬帶信令層次結構
1.9 新技術支持的應用
1.10 新技術:競爭還是互補
1.11 性能和距離因素
1.12 為網絡取得服務:按需帶寬
1.13 哪裏提供服務
1.14 新興通信技術的分層結構
1.15 小結
第2章 新興通信技術的基礎
2.1 虛電路
2.1.1 幾句題外話
2.1.2 永久虛電路(PVC)
2.1.3 交換虛電路(SVC)或按需連接
2.1.4 半永久虛電路(SPVC)
2.2 麵嚮連接的係統和無連接的係統
2.2.1 麵嚮連接的係統
2.2.2 無連接的係統
2.2.3 爭論
2.2.4 麵嚮連接的係統和無連接係統的共存
2.3 可變比特率應用和恒定比特率應用
2.3.1 VBR應用
2.3.2 CBR應用
2.4 流量控製和擁塞管理
2.4.1 顯式流量控製
2.4.2 隱式流量控製
2.4.3 無流量控製
2.5 用戶有效負載完整性管理
2.6 分層協議和協議數據單元
2.7 尋址和識彆方案
2.8 多路復用方法
2.9 交換、路由選擇與中繼
2.9.1 信源與非信源路由選擇
2.9.2 固定的和自適應路由選擇
2.10 網絡接口
2.11 小結
第3章 成熟的技術
3.1 TI/EI載波係統
3.1.1 TI和EI的用途
3.1.2 “典型”拓撲
3.1.3 TI和EI的層
3.1.4 TI/EI PDU
3.1.5 關於T1/E1的結論
3.2 X.25
3.2.1 X.25的用途
3.2.2 典型拓撲
3.2.3 X.25的層
3.2.4 X.25 PDU
3.2.5 X.25需要注意的其他方麵
3.2.6 關於 X.25的結論
3.3 ISDN
3.3.1 ISDN的用途
3.3.2 典型拓撲
3.3.3 ISDN的層
3.3.4 ISDN PDU
3.3.5 關於ISDN的結論
3.4 7號信令係統(SS7)
3.4.1 SS7的用途
3.4.2 典型拓撲
3.4.3 SS7的層
3.4.4 SS7 PDU
3.4.5 關於SS7的結論
3.5 FDDI
3.5.1 FDDI的用途
3.5.2 典型拓撲
3.5.3 FDDI的層
3.5.4 FDDI PDU
3.5.5 FDDI需要注意的其他方麵
3.5.6 關於FDDI的結論
3.6 小結
第4章 幀中繼
4.1 幀中繼的用途
4.2 有關的標準
4.3 典型的幀中繼拓撲
4.4 幀中繼的層
4.4.1 幀中繼以及它與ISDN各層的關係
4.4.2 OSI和 ANSI的層
4.5 幀中繼協議數據單元(PDU)
4.6 幀中繼操作詳述
4.6.1 幀中繼核心功能
4.6.2 數據鏈路連接標識符(DLCI)
4.6.3 幀中繼鏈路層差錯檢驗
4.6.4 潛在的擁塞問題
4.6.5 業務管理
4.6.6 綜閤鏈路層管理(CLLM)
4.6.7 丟棄適閤位
4.6.8 承載信息速率
4.6.9 泄漏CIR和快速前嚮CIR
4.6.10 使用B↓c和B↓e的業務的分類
4.6.11 DLCI詳述
4.7 幀中繼網絡到網絡接口(NNI)
4.7.1 NNI操作
4.7.2 Bellcore交換訪問FR(XA-FR)PVC業務
4.8 幀中繼需要注意的其他方麵
4.8.1 DLCI值
4.8.2 幀中繼附加選項
4.8.3 局部管理接口(LMI)
4.8.4 幀中繼SVC操作
4.8.5 服務質量(QOS)的其他選項
4.8.6 幀中繼與ATM互連
4.8.7 幀中繼上的多協議操作
4.8.8 幀中繼MIB
4.9 幀中繼工作錶
4.10 小結
第5章 快速和交換以太網
5.1 幾代 LAN
5.1.1 第1代
5.1.2 第2代
5.1.3 第3代
5.1.4 第4代
5.2 交換以太網
5.2.1 交換以太網體係結構
5.2.2 存儲轉發和直通交換
5.3 虛擬 LAN
5.4 快速以太網
5.4.1 100BASET
5.4.2 AnyLAN
5.5 快速/交換以太網工作錶
5.6 小結
第6章 城域網(MAN)和交換多兆位數據業務(SMDS)
6.1 MAN的用途
6.2 有關的標準
6.3 典型的MAN拓撲
6.4 MAN的層
6.5 MAN協議數據單元(PDU)
6.6 MAN操作詳述
6.6.1 存取單元(AU)
6.6.2 DQDB協議概覽
6.6.3 DQDB計數器
6.6.4 位置發現
6.6.5 分段和包封操作
6.6.6 MAN需要注意的其他方麵
6.7 MAN 小結
6.8 SMDS簡介
6.9 SMDS的用途
6.10 有關的標準
6.11 典型的SMDS拓撲
6.12 SMDS的層
6.13 SMDS協議數據單元
6.14 SMDS操作詳述
6.14.1 擁塞的定義和度量
6.14.2 持續信息速率(SIR)和訪問種類
6.14.3 SIP分段與包封功能
6.14.4 SNI服務質量(QOS)操作
6.15 交換運營商接口(ICI)
6.16 SMDS需要注意的其他方麵
6.16.1 SMDS地址管理操作
6.16.2 ISSI
6.16.3 操作係統/網絡元素(OS/NE)接口(操作技術)
6.17 SMDS MIB
6.18 MAN/SMDS工作錶
6.19 SMDS小結
第7章 異步傳輸模式
7.1 ATM的用途
7.2 相關的標準
7.3 一種ATM拓撲
7.4 VPI和VCI標號
7.5 ATM的層
7.6 ATM協議數據單元(信元)
7.7 ATM操作詳述
7.7.1 物理層接口
7.7.2 銅纜上的ATM
7.7.3 信元大小的基本原理
7.7.4 網絡透明操作
7.7.5 ATM標號
7.7.6 多路復用VCI和VPI
7.7.7 ATM按需連接
7.7.8 ATM交換
7.7.9 業務種類
7.7.10 AAL類型
7.7.11 ATM網絡中的業務管理
7.7.12 ATM論壇和ITU-T業務控製和擁塞控製
7. 8 ATM B-ISDN交換運營商接口(B-ICI)
7.8.1 B-ICI的物理層要求
7.8.2 B-ICI的業務管理
7.8.3 參考業務負載
7.8.4 B-ICI的層管理操作
7.9 ATM需要注意的其他方麵
7.9.1 ATM網絡的尋址
7.9.2 網絡管理
7.10 ATM MIB
7.11 ATM工作錶
7.12 小結
第8章 同步光縴網/同步數字層次結構
8.1 SONET/SDH的用途
8.2 有關的標準
8.3 典型的 SONET/SDH拓撲
8.4 SONET/SDH詳述
8.4.1 自動保護倒換(APS)
8.4.2 SDH多路復用結構
8.4.3 有效負載和包絡
8.4.4 有效負載指針
8.4.5 有效負載映射實例
8.4.6 映射和多路復用操作
8.4.7 差錯檢驗、診斷和恢復
8.4.8 控製頭部和字段
8.5 SONET/SDH設備
8.6 SONET/SDH其他需要注意的方麵
8.6.1 運行、管理和維護(OAM)操作
8.6.2 SONET/SDH的發展前景
8.7 SONET/SDH工作錶
8.8 小結
第9章 移動通信技術
9.1 移動通信係統的用途
9.2 典型的蜂窩係統拓撲結構
9.3 蜂窩係統操作詳述
9.4 GSM
9.4.1 GSM接口
9.4.2 呼叫的路由選擇
9.4.3 位置更新
9.5 GSM900/DCS1800:PCS1900(TDMA)的基礎
9.6 CDMA:商用移動-無綫領域的新成員
9.7 無繩係統操作詳述
9.7.1 C↓2
9.7.2 DECT
9.7.3 關於PCS的其他標準化工作
9.8 美國和PCS市場的頻率資源拍賣
9.9 蜂窩數字數據分組係統規範(CDPD)
9.10 第三代移動係統
9.11 移動通信係統工作錶
9.12 小結
第10章 住宅寬帶
10.1 用戶環路問題
10.2 建議的解決方案――兩種聯鎖方法:編碼/調製和布綫
10.3 用戶需要多大的帶寬
10.3.1 下行帶寬
10.3.2 上行帶寬
10.4 編碼/調製和布綫以外的部分:業務提供
10.5 編碼和調製
10.5.1 高比特率數字用戶綫路(HDSL)
10.5.2 非對稱數字用戶綫路(ADSL)
10.6 本地環路的布綫:用戶環路選項
10.6.1 混閤/光縴銅綫(HFC↓op)
10.6.2 混閤光縴同軸電纜(HFC)
10.6.3 光縴到路邊(FTTC)和光縴到傢庭(FTTH)
10.6.4 本地環路的無綫實現
10.7 寬帶信號的管理
10.8 住宅寬帶工作錶
10.9 小結
附錄10A:住宅寬帶的編碼和調製技術
10A.1 正交調幅(QAM)
10A.2 調製方案和比特率舉例
10A.3 無載波幅度/相位調製(CAP)
第11章 寬帶信令網絡
11.1 什麼是寬帶信令網絡
11.2 寬帶信令係統和常規信令係統的差異
11.3 N-ISDN和 B-ISDN
11.4 寬帶信令網絡操作實例
11.5 寬帶網絡提供的業務舉例
11.5.1 ISO 9577
11.5.2 ATM參數
11.6 寬帶信令協議
11.7 寬帶信令堆棧如何運行
11.8 寬帶信令工作錶
11.9 小結
第12章 高級智能網
12.1 話務員服務係統(OSS)
12.2 800業務――高級智能網(AIN)初探
12.3 AIN的幾個關鍵方麵
12.4 智能網和高級智能網
12.5 功能分配
12.6 AIN的演化
12.7 AIN的其他部分
12.8 AIN操作實例
12.9 AIN的基本呼叫模型
12.10 標準化消息
12.11 專用虛擬網絡
12.12 AIN工作錶
12.13 小結
第13章 網際協議第6版(IPv6)
13.1 網際協議(IPv4)的功能
13.2 IP地址
13.3 IP和IP地址的有關問題
13.4 解決方案――擴展的IP地址空間
13.5 IPv6地址開銷的替代方案
13.6 下一代 IP-IPv6
13.6.1 IPv4頭部各字段的功能
13.6.2 IPv6頭部各字段的功能
13.7 IPv6與 ATM
13.7.1 固定路由和虛電路
13.7.2 支持不同類型的業務
13.8 關於IPv6與ATM的爭論
13.9 IPv6工作錶
13.10 小結
附錄A 通信網絡指南
附錄B 分層協議、OSI 和 TCP/IP
附錄C 管理信息庫(MIB)
附錄D 新興通信技術工作錶
縮略語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