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本芭娜娜(1964― )。日本小说家。生于东京。1988年发表处女作《厨房》,获海燕新人文学奖,畅销数百万册,一举成名。此后又发表《月影》、《悲哀的预感》、《白河夜船》、《N・P》、《蜥蜴》等我部小说,均获畅销,在日本及我国港台地区掀起“芭娜娜热”。擅长发掘孤独少女的曲折内心,令无数少男少女为之洒泪。
小说发生在当代的东京,主人公少女朔美有一个奇特的家庭,成员有美貌的母亲、同母异父的小学生弟弟、寄住的表妹和母亲的一个女友,他们性格各有怪异,生活在一起非常有趣。朔美有个妹妹真由曾走红演艺圈,后患忧郁症自杀,朔美偷偷爱着真由的男友小说家龙太郎,但直到妹妹死后也不敢开口。正在这时,她因脑部撞伤丧失了记忆,在一点点恢复的过程中用全新的目光看待周围世界,终于与龙太郎建立了恋爱关系。同时,自称有特异功能的弟弟性格日愈古怪,情绪低沉,朔美正与龙太郎在太平洋上的塞班岛旅游,便把弟弟接去散心,在大海夕阳和纯朴热情的当地人的影响下,弟弟恢复了精神健康,而朔美与龙太郎在这一过程中也更加知心,塞班岛上关于死者灵魂永生于海洋的古老传说,解开了他们原本觉得有愧于真由的心结,使他们对人生和生命的含义有了更深切的感悟。此后他们返回日本,继续着有烦恼有欢笑的生活,品味着平凡的满足。
这部小说思路奇特,行文随兴所至,变幻莫测,无拘无束。海岛景象的神奇瑰丽,人物情感的起伏波荡,处处给人以别开生面、耳目一新之感。作者是写孤独不幸少女的高手,对她们曲折内心的发掘特别深切,令青少年读者为之如痴如醉,这本书也是如此,再加上热带风光和传说的渲染,记忆恢复阶段的独特视角,以及家人朋友的各种小插曲,遍布全文的妙语警句,这一切交织在一起,使整个作品宛如一组色调光怪陆离的连环图画,充满着梦幻色彩。
明显的风格化倾向在中国作家的作品中并不多见。据我以为,这是因为中国作家在写作目的上想的更多也更复杂,使写作该作品的初衷在作品中反而不会有太多的显现。为了更完美的表达,不免要舍弃风格上的一些追求。但所谓事有利弊,这种折中的做法未免不是一种极好的技巧。更何...
评分最近全是吉本芭娜娜。 从《N.P》到《哀愁的预感》,再从《虹》到《甘露》,一口气连看了四本。看《甘露》至弟弟的“生灵”凌空蹈虚来到塞班岛时,终于忍无可忍。最初因其文字干净清澈建立起来的好感,在被其不断重复的套路一点一点抵消之后,最终被这个出现得委实过于频繁的“...
评分这是我阅读的第一本日本小说,那是我在上高一,15岁。适合做梦的年龄看的书,可以这么说,挑起了现实生活的担子人便不再适合看。这一年在突击考试,昨晚手痒痒又在书架上把它,《甘露》这本我可以成为尤物的收藏。就像当时15岁的我在新华书店凭着一种第六感不假思索的把它从...
评分吉本究竟想说什么?好像无法猜测又好像触手可及。厚厚的一本书,漫长的许多个一个人的下午,阅读、阅读,阅读真的会让心灵丰盛吗?恐怕不能,不论读什么都不过是搪塞孤单的方式,当头脑里到处是书籍的时候人往往就感受不到寂寞孤独这样的词语了。 书里到处都是些特殊能...
评分用几个短句来说明朔美的生活:亲生父亲死于脑血栓,母亲再次结婚后又离婚,同母异父的小弟弟精神过于敏感,亲生妹妹自杀,自己恋上妹妹的男友,头部受伤“死了一半”,与一些通灵的人交着朋友…… 看,用这种方式说出来,这似乎是病态的生活。 但很奇怪的是,我在单纯的读这...
绵绵软软的情绪一缕一缕缠绕进虚无的阳光里
评分治愈系.
评分当时差点去做日本都市文学的研究。
评分在这个阶段读这本书像本预言,很多情绪能量与观念都会为之小小改变。
评分有特别的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