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書寫劄記

電影書寫劄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法] 羅貝爾·布烈鬆
出品人:
頁數:95
译者:譚傢雄
出版時間:2001-9
價格: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8015556
叢書系列:法蘭西思想文化叢書
圖書標籤:
  • 電影
  • 布烈鬆
  • 電影理論
  • 法國
  • 電影書寫劄記
  • 布列鬆
  • 藝術
  •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電影
  • 書寫
  • 劄記
  • 影像
  • 敘事
  • 創作
  • 反思
  • 文化
  • 藝術
  • 錶達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電影書寫劄記》是布烈鬆唯一的著作,是作者二十餘年對“電影書寫”進行的點點滴滴思考的集結。作者認為“電影書寫”與時下的電影不同。電影是一種舞颱劇的再現,抹殺瞭攝影機的獨特性。而攝影機的精彩之處不在於復製舞颱劇,而在於它嚴格捕捉到肉眼見不到而又為電影作者提供瞭極具潛力的組閤要素,讓電影作者可以通過各種影像及聲音的組閤,令鏡頭所捕捉的現實片從現實的層麵轉化為真的層次。所以,作者視演員為模特,他們的作用不是演活某個角色,而是讓人們通過他們的不露痕跡的言行進入他們的內心存在狀態,這遠比實際的戲劇衝突更能感動人。與其說影像再現瞭某種現實,倒不如說它們激發瞭某種想像。因此看似平談的影像在適當的組閤下就會造齣神奇。作者不睏於電影題材,更揭示瞭其他創作活動。其反思由技進手道,闡述預知、等待、誘導、親近等藝術,頗具電影倫理學之論。

著者簡介

羅貝爾·布烈鬆(Robert Bresson)是法國電影大師。中學畢業後從事繪畫, 30年代起參與電影製作。到80年代共拍成包括《貞德的審判》、《夢者四野》等十三部經典名作。他的“電影書寫”理念及實踐使他高居電影史殿堂的寶座。

圖書目錄


I1950―1958
II其他劄記1960―1974
譯後記
作者電影作品目錄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1.模特儿: 由外向内的活动。(演员:由内向外的活动。) 重要的不是他们向我显露的,而是他们向我隐藏的。尤其是那些他们没想到会在自己身上有的。 他们和我之间:感通,预知。 2.两类影片:一类运用舞台剧手段(导演,场面调度等),并以摄影机来复制;另一类运用电影书写手...  

評分

电影作为一种舞台剧的再现,重重地蒙扼了摄影机的独特性。在上世纪30年代正当罗贝尔·布烈松丢掉画笔,准备用镜头绘色世界之时,电影还是一张死灰色的脸。而对布烈松来说电影就似梦般新鲜神往,他说“我梦见我的影片在目光下自己逐渐形成,像画家永远新鲜的画布。”他不是...  

評分

評分

在上次的导师课中,老师提到了法国导演罗伯特•布列松,我在之前看过布列松的那部根据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的改编的电影《扒手》,这是一部我非常喜欢的电影,简练到极致的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近又看了他其他两部电影依然是根据小说改编的《金钱》和《...  

評分

1、 去掉我积累的错误和虚假。认识我的手段,掌握这些手段。 2、 我的手段愈多,善用手段的能力愈减。 3、 控制准确性。让自己成为一件准确的工具。 4、不可有执行人员的心。每拍一个镜头,要在我已有的想象上觅放新盐。即时创新(或再创新)。 21、电影书写的影片,藉影像与声...  

用戶評價

评分

如果不是電影的操作者,很難理解這本書的意義.

评分

我的手段愈多,善用手段的能力愈減。巴赫彈奏管風琴時對仰慕他的一個學生說:“全看是否於適當時刻按下琴鍵。”攝影機同理。獲頒奧斯卡奬的演員,他們的身體、相貌、聲音,都仿佛不是他們的,都不能令人確信是屬於他們的。先行動。倫敦一夥歹徒破開某珠寶店保險箱,掠去珍珠項鏈等珠寶首飾。他們又在箱裏找到鄰近珠寶店的保險箱鑰匙,遂去洗劫一空;而這保險箱又藏著第三間珠寶店的保險箱鑰匙。(報載)靈感的纍積連續性。布烈鬆的捉魚之法就是“排乾池水”,即通過自動性(機械運作)“把模特兒的意識部分減少至最少”,令他不得不做自己。不得不“隻做那有用的”。當年上海軟性電影人所說”電影是給眼睛吃的冰激淩、心靈坐的沙發椅“,如果從語法角度說,它包含著強烈的視覺迴歸傾嚮,強調電影的運動本能和靜態怡人的魅力(中國電影偏於靜態)。

评分

以抗拒情感來產生情感。

评分

電影道德經

评分

心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