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学校

家庭学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京华出版社
作者:英、约翰,洛克
出品人:
页数:273
译者:
出版时间:2001-10
价格:19.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6006207
丛书系列:哈佛天才与素质教育典藏文库
图书标签:
  • 教育
  • 家庭教育
  • 育儿
  • 家庭教育
  • 在家学习
  • 亲子教育
  • 教育方法
  • 学习资源
  • 自主学习
  • 教育理念
  • 儿童教育
  • 家庭关系
  • 教育指导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此书从教育目的到教育方法,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这些内容不仅仅是理论上的阐释,更有许多实际的案例。它是所有期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优秀人才的父母的必读书目之一,尤其是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译者序
第1章 家庭教育左右孩子一生的命运
第2章 怎样培育孩子的健康精神
第3章 对孩子的奖惩手段
第4章 我眼里的家庭品行教育
第5章 对孩子的民主
第6章 孩子的导师
第7章 做孩子的好朋友
第8章 孩子的德行
第9章 塑造绅士的模子
第10章 教育的过程
第11章 未来绅士应学的功课
白纸一样的心灵(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3.智育。《教育漫话》的后半部,着重论述了对儿童进行智育的问题。智育包括了学问、知识以及技能技艺课业等方面的学习问题。在洛克看来,绅士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学问,因而,智育之于儿童是重要的。但是,学问同德行相比却居次要地位,德育必在智育之上。洛克说:“学...  

评分

教育重于泰山 立志是当一儒商,而非教育家。但面对中国教育如此糟糕的现状(未来估计也改善不大),我坐不住了,也闲不下了,实在不忍心把后代送给中国教育糟蹋摧残。为了对自己对他们负责,我决定掌握一些必要的教育学原理,由是读此书。 本人得以邂逅本书,完全是出于偶然。...  

评分

上周五(6月23日)耳边是周围亲戚孩子的高考分数,晚上分数线就出来了,竟然比平常年份高出50、60分,顿时几家不欢乐,几家愁。 从大学毕业到现在,我周围的同事、朋友、亲戚的孩子,眼见着一个个长大,从出生到上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各种年龄段、各种脾气秉性的,配合着...  

评分

教育漫话——德育 写在前面。 写在前面。 洛克的奖惩原则 对儿童进行管教,要从两个主体进行阐述:父母与儿童。父母对儿童管教的原则归根结底只有一个: 奖惩的另一种说法奖惩结合。具体到操作层面就是:在孩童年龄小的...  

评分

教育漫话——德育 写在前面。 写在前面。 洛克的奖惩原则 对儿童进行管教,要从两个主体进行阐述:父母与儿童。父母对儿童管教的原则归根结底只有一个: 奖惩的另一种说法奖惩结合。具体到操作层面就是:在孩童年龄小的...  

用户评价

评分

又名《教育漫谈》,洛克200多年前的教育名著。很不错的一本书,讲述了很多朴素的教育道理和实践指引,即便在今天依旧在理。不过总觉得那是一种高高在上的理想,因为现实跟它对比总是相去太远。前两天刚看了人民教育上的一篇文章《掠夺,以教育的名义》,现实的教育在那一只无形的手推动下、在惯性与无知的作用下,已经到了何等残酷的境地。可作为个人,又能如何?

评分

又名《教育漫谈》,洛克200多年前的教育名著。很不错的一本书,讲述了很多朴素的教育道理和实践指引,即便在今天依旧在理。不过总觉得那是一种高高在上的理想,因为现实跟它对比总是相去太远。前两天刚看了人民教育上的一篇文章《掠夺,以教育的名义》,现实的教育在那一只无形的手推动下、在惯性与无知的作用下,已经到了何等残酷的境地。可作为个人,又能如何?

评分

又名《教育漫谈》,洛克200多年前的教育名著。很不错的一本书,讲述了很多朴素的教育道理和实践指引,即便在今天依旧在理。不过总觉得那是一种高高在上的理想,因为现实跟它对比总是相去太远。前两天刚看了人民教育上的一篇文章《掠夺,以教育的名义》,现实的教育在那一只无形的手推动下、在惯性与无知的作用下,已经到了何等残酷的境地。可作为个人,又能如何?

评分

又名《教育漫谈》,洛克200多年前的教育名著。很不错的一本书,讲述了很多朴素的教育道理和实践指引,即便在今天依旧在理。不过总觉得那是一种高高在上的理想,因为现实跟它对比总是相去太远。前两天刚看了人民教育上的一篇文章《掠夺,以教育的名义》,现实的教育在那一只无形的手推动下、在惯性与无知的作用下,已经到了何等残酷的境地。可作为个人,又能如何?

评分

又名《教育漫谈》,洛克200多年前的教育名著。很不错的一本书,讲述了很多朴素的教育道理和实践指引,即便在今天依旧在理。不过总觉得那是一种高高在上的理想,因为现实跟它对比总是相去太远。前两天刚看了人民教育上的一篇文章《掠夺,以教育的名义》,现实的教育在那一只无形的手推动下、在惯性与无知的作用下,已经到了何等残酷的境地。可作为个人,又能如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