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佛教一直是心存敬畏的,因为佛教提出了一种很高的境界:涅槃。什么是涅槃?在常人的眼中可能就是指死亡。其实不然,佛教中的涅槃实际是无所谓生,也无所谓死。这一切看起来像是在玩弄文字游戏,事实上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智慧境界。当然,以自己目前的修行,这辈子是很难达...
评分 评分在第一品到第十六品重点在讲善护念并发真实信心,强调安心和降心的重要性,并引出了《金刚经》而且多次说明受持和为他人解读《金刚经》的福德无量。从第十七品开始即是悟后起修的过程,而第十七品究竟无我重点即是无我,无我包括了人无我和法无我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人是五蕴假...
评分第一品即佛的日常修行尽在穿衣吃饭中,一日一生,而一日的活动著衣持钵,乞食,次第乞,收衣钵,敷座而坐正是行六度。生活即是六度,要在生活中展现般若的光明。 第二品解空第一的须菩提请佛陀讲解般若妙法。提出了心如何安住?妄想之心如何降服的两个问题。而解决之道即是善...
评分整个一金刚经,释迦没有说一个“空”字,为什么会被一些人解为说空,以至误解佛,很有意思。不知什么原因,金刚经里释迦似乎显得太小心和谨慎了,生怕我们落一点知见,往往知见还没生成,他就把来提前打破了,似乎他默认的是具有很多顽固的经验需要打破的听众,对于没什么经验...
一树一菩提!
评分如是如是。
评分善护念、无所住。
评分翻来覆去。
评分南怀瑾名扬海内外,在他对金刚经的解说中,佛学由内圣外王之道,结合了道家之“道”,也就是空性,知空性而成罗汉;也结合了儒家顺势而为,入世救苦救难度万生于苦海而成菩萨。并因度法万千而包容一切世间圣贤之“无为法”。佛就是包容万千,终结苦痛之根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